点击上方蓝字“濠滨网”一起玩耍呗
事情是这样的,德国知名的出版商斯普林格出版社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们经过调查发现,在年-年间,有篇刊登在出版社旗下的学术期刊《肿瘤生理学》上的论文涉嫌造假,而且证据充足!
更令人难堪的是:这篇论文,竟然全都来自中国!
日前,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声明,撤销《肿瘤生物学》(TumorBiology)期刊所刊登的篇论文。此次被撤稿论文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撤稿原因为论文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同行评审意见。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已于年年底解除了与此次撤稿的《肿瘤生物学》期刊的合作。仍由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发布撤稿声明,原因在于这些论文为合作期间所刊发。
根据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关于此次撤稿事件,早在4月18日,中国科协就在北京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等人进行了沟通。对于此次撤稿事件,安诺杰表示,这只是年撤稿事件的延续。
年的撤稿事件是指年8月该集团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中国作者的论文。这些论文因学术造假被撤,在当时曾深深刺痛中国科技界的神经。事发后,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黄伯云院士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科协对此事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出现了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人使用相同电子邮箱的情况”。这说明“这些论文投稿和回复评审意见是有人在批量操作”。调查结果也显示,确实存在“第三方”在帮助这些论文作者弄虚作假。
“调查发现,‘第三方’投稿时推荐的评审人,有些姓名、职务和工作单位是真的,而联系所用的邮箱全都是‘第三方’所注册的。”黄伯云当时曾表示,如此一来,待评审的论文实际上返回到“第三方”手里,投稿者冒充评审人评审自己的论文,让自己的论文获得录用。
根据安诺杰的介绍,最新发生的这篇撤稿事件是《肿瘤生物学》杂志利用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年—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伪造同行评审的论文。因此,此次撤稿事件实际上与年所撤稿件的情况相同,只是此前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并未查出这些虚假论文。
这两起撤稿事件的确暴露了一些科研人员违反学术道德的造假行为,揭露了论文代发的“第三方”灰色产业链,同时也折射出这些撤稿期刊同行评审制度不够严谨的问题。这两起事件中,撤稿的国际期刊均存在要求论文作者自己推荐同行评审人的情况,使得“第三方”代替论文作者发表论文时钻了这个空子,捏造了虚假的同行评审人信息。
在最新的这次撤稿事件中,发表于年的仍有十几篇之多,这表明年的事件发生后,该期刊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安诺杰承认,在撤稿事件中,该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他表示,该出版集团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解除与《肿瘤生物学》期刊的合作,显然是其所采取加强期刊管理的措施之一。
对此,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此次撤稿事件,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的责任不可推卸。他同时提醒该出版集团应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与“第三方”机构有勾结的“掠夺性期刊”提高警惕。
安诺杰同时表示,撤稿事件是全球性问题,并不只是针对中国作者的论文,其他国家作者的论文也存在因虚假同行评审等原因被撤稿的情况。他认为,“第三方”中介对虚假同行评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学术期刊共同的“敌人”。
附:此次被《肿瘤生物学》撤稿的研究机构清单
可是,医院的医生们为啥要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论文造假呢?
这背后的原因啊,其实早在2年前就已经被咱国内的媒体披露过了…
因为中国学术圈在当年就已经遭遇过一次类似的丑闻了。
当时曝光我们的是英国的医疗科学学术文献出版商BioMedCentral,说有41篇来自中国的论文造假,而造假的手段也与今天《肿瘤生物学》期刊上被曝出的篇论文的问题一模一样,都是同行评审造假!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始作俑者同样大医院,其中还涉及38医院!
而媒体的调查很快就揭开了这其中的黑幕:医院“一刀切”的考核制度害的!
其中,《新华日报》的调查就指出:论文已经成为医生、乃至护士和技工们晋升评职称时必须的“通行证”,医院的中级职称医生,如果要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必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SCI论文,才有参加申报资格;在北京、医院,甚至还要求医生必须用外文发论文,并发在国外权威杂志上才有晋升正高资格…
一位医生朋友也吐槽说:论文造假都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了,因为不论你看病多好,只要你没有论文,就难以晋升和评职称;可很多临床医生平时都“忙成狗”,几乎没时间再去关心写论文的事情,结果就出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大规模的造假丑闻,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论文代写的黑色产业链。
《新华日报》年的调查报道也指出,一篇字的医学论文,如果发表在国内非一流期刊上,一般行情是元-1万元;若要附有英文摘要,还要再加三四千元。护理方面的论文稍便宜些,一般每篇要元左右,如果是3万字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行价多在5万元左右…
更讽刺的是,由于造假者太多,导致一些国际期刊也受到了“连累”。
比如今天这篇造假论文所刊登在的《肿瘤生物学》期刊,就因为自身管理不严,总令造假者钻空子,不仅拉低了其在学术圈的“地位”和“影响因子”,甚至都快被衡量一本学术期刊是否“合格”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给剔除了…
不过,事情在年年底开始出现了一些转变。
先是年1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始为基层医护人员的职称评级松绑,表示论文、科研要求不做硬性规定,只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
之后,在年3月,中央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不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更要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可即便这些政策看起来令人振奋,即便今天被斯普林格出版社曝光的篇论文也是发生在年-年这个“过去时”,但冰冻三尺也并非一日之寒…
目前医院的晋升和评职称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临床医生们也还在为此头疼着。真正改变的只有县级的单位。
这也就意味着,医院、医院的医生即便能力出色,对病人负责,但为了获得晋升和职称,他们只能被僵化且拒绝改变的评级体制…
最终,我们仍然可能会继续面对到年和今天这样的“学术造假大丑闻”,而且还是在全世界面前被曝光,丢光我们的脸。
可我们怪不着别人的曝光,只能认真反省我们自己:为什么中央印发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实施不下去?医院拒绝改变人才的晋升和职称制度?
来源:综合人民网、环球时报
责编:大胖濠滨网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