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组
01时间:年5月25日下午14:30-17:30
地点:人文学院南光楼之三
答辩人:
李薇薇:试论北宋开封餐饮业特点与影响(线上)
包菡:开埠以来宜昌的鸦片贸易与社会秩序(线上)
黄诗怡:清代畲族土地交易与族群、社区秩序的形成——以青田县
李敬兴:唐前期佛教伪史中的空间及其标准化问题:以《破邪论》所印《汉法本内传》为中心
马艳:清代伊犁的人口与民族
王逸帆:金文所见邢国史事
张令涵:民国时期独立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过程——以-30年代上海咖啡厅为例
林枢孟(历史学辅修):汉晋军师制度刍议
郑梅婷:名实之间:清至民国鄱阳湖区的水上救生事业——以左蠡救生同仁堂为中心(线上)
马新颖:20世纪以来惠工工业区的区域定位转型
答辩组组长:刘婷玉副教授
答辩组成员:徐东升教授、毛蕾副教授、靳小龙助理教授、孙飞燕助理教授
答辩秘书:刘诗古助理教授
2
第二组
02时间:年5月30日下午14:00-17:00
地点:人文学院南光楼之一
答辩人:
池湘灵:九龙江下游的聚落形态与家族组织——以流传村郭氏为例
冯演韬:“九庙合一”的历史解释——明清以来埔尾村的社会整合与文化建构(线上)
韩菲阳:晚清以降琅琊山的复兴(-年)
林锴琦:晚清福州的疫病及地方社会的应对(-年)
王宁:明清潼关卫所军户的地方化
答辩组组长:水海刚教授
答辩组成员:李卫华副教授、梁心助理教授
答辩秘书:梁心助理教授
3
第三组
03时间:年5月30日下午14:00-17:00
地点:人文学院南光楼之三
答辩人:
周翔宇:从许志湖文书看十九世纪闽台贸易
朱灵欣:商业文书所见之太平洋战争前新加坡华商商号的日常经营
金雪儿:外省青年的台湾经营——以于凯为例(-年)(线上)
刘逸芳(历史学辅修):历史记忆的再还原:从张志忠档案及《台共党人的悲歌》的异同谈起
答辩组组长:梁勇教授
答辩组成员:饶伟新副教授、黄向春副教授
答辩秘书:郑莉副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级世界史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年5月25日上午8:30-12:00
地点:人文学院南光楼之三
答辩人:
陈帆:19世纪中期美国全国性政党刊物的舆论转变——以《民主评论》与《辉格评论》为例
傅亮杰:14世纪意大利雇佣兵卡斯特鲁乔·卡斯特拉卡尼研究(线上)
黄梦林: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奇卡诺运动的影响
雷智淋:《埃塔纳神话》翻译与解析(线上)
那广林:第二次三K党运动中希拉姆·埃文斯的教育改革及其实质
石竟成:覆盖率模型及其历史学应用
王乙竹:《年遣散陆军军队仅保留国民组成陆军的公告》研究
答辩组:韩宇教授、胡锦山教授、许二斌教授、李莉教授、曲天夫副教授、陈遥助理教授、马一舟助理教授
答辩秘书:陈博翼副教授、马一舟助理教授
厦门大学历史系级考古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年5月29日上午8:30-12:00
地点:人文学院南光楼之三
答辩人:
毕研琦:闽江下游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陈立君:福建六朝墓葬的初步分析(线上)
郝佩琦:红山文化研究综述
刘太远:壳丘头文化与环境(线上)
刘晓英:唐朝墓葬的初步分析(线上)
刘宇昕:磁州窑瓷枕上的作坊款款识初探
马恩铭: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器物中的凤鸟形象
王思怡:邺城地区北朝背屏式石刻造像初探——以北吴庄埋葬坑为中心
张硕:商、西周青铜器牛角型兽面纹研究
朱燕: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勒子和玉管
谈海彤:河姆渡文化的家屋社会研究——兼论南岛语族家屋社会的异同
李奕轩:安溪地区宋元时期青白瓷生产研究
答辩组组长:蔡保全教授、王新天副教授
答辩组成员:刘淼副教授、葛威副教授、张闻捷副教授、付琳助理教授
秘书:周杨助理教授
来源及排版均为厦大史学,仅供学术研究,祝答辩顺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