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级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结题答辩分别于5月20日上午和5月21日下午以“云答辩”的形式顺利举行,每场答辩平均持续2~3小时,最长的答辩持续了约4个半小时。本次结题答辩分为自我阐述和答辩两部分。
同学们首先在限定的5分钟内对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框架思路和创新点、不足等展开自我阐述。而在答辩环节,同学们根据论文的实际情况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对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
各位老师结合新闻传播各学科的特点,从选题价值、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不同角度给予了专业的点评意见,与同学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肯定论文研究中的闪光点,也耐心地分析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新闻系的刘佳老师认为,“整体来看我觉得同学们准备充分,表达流畅,应对沉稳,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并没有受到线上答辩形式的局限,交流还是很顺畅的。”
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刘同学表示,在答辩前和好朋友们两次连麦模拟的经历,对正式答辩的操作很有帮助。虽然有点遗憾没办法在线下和老师同学们见面,但看到屏幕上的大家,还是感到非常开心与欣慰。
级国际新闻专业的姬同学则由于答辩次序排在靠后的位置,见证了四个半小时答辩的全过程。在她看来,虽然形式特殊,但通过zoom再次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孔无疑是一种惊喜,所有人对待答辩的严谨与一丝不苟也让其感动。她表示,以这样的“云答辩”作为本科四年结束的句号也没什么太大的遗憾,并预祝所有同学毕业快乐。
老师们还强调了论文写作的严谨性,提醒同学们注意格式规范,提高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建议同学们适当缩小研究范围,深挖课题的内涵;对于一些优秀的课题,也鼓励同学们在完成本次毕业论文后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其社会价值。
答辩过程中,许多低年级的同学也前来旁听,相信他们从中收获颇丰,对于未来的论文写作和答辩具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也从学长学姐们论文的选题方向和研究角度中得到启发。
本次论文答辩为本届本科毕业生们接下来的论文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设性意见,使同学更加明确修改的方向和要点,争取尽快完成论文定稿,为这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交出圆满的答卷。
文案
张萌
排版
张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