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翻到天涯亲子上的一个旧帖,帖主说她的女儿才2岁1个月,已经具备了如下能力——认识以内的所有整数;能背诵的唐诗大概近百首,木兰辞能背到“不闻爷娘唤女声……”;配图的字认识多个,在任何地方都能辨认的字大概七、八十个;能比较完整地演唱《小燕子》《读书郎》《小背篓》等儿歌,还会唱韩语版的三只熊,部分英语和法语歌的高潮部分也会唱;会讲故事,像龟兔赛跑、小猫钓鱼、三只小猪建房子、美女与野兽、丑小鸭等都能把情节比较完整地讲给你听;能用英文打招呼和说晚安,会唱字母歌,常用的关于颜色、动物、数字、季节、称呼、五官、水果的英语单词都会说……
虽然我自认为是一个神经大条的母亲,但是看到这个帖子,还是很为我家娃脸红——她也两岁多了,但是远远比不上这个娃。我凭着对幼儿教育的一点模糊的认知,认为应该“在合适的年龄学相应的东西”、应该尊重孩子自身的节奏,所以也没刻意教她,但是看了越来越多的谈论早教的帖子之后,也开始疑惑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早教这个主题。首先,我搜集了比较常见的支持和反对早教的论据,并把原贴中的讨论进行了一番梳理,基本上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反对“拔苗助长”。他们的理由如下:
01“不管提前学不学,最终也差不多”。一个人,太爱表现,太张扬,基本上没有什么大作为!也许你会说,我不想孩子做大人物!那么一个普通人,智商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以后都是工作,赚钱,养家,早认识晚认识有什么区别?一个小孩子最最重要的是平和善良的心态!……我妈妈做了30多年的老师,也是非常不赞同孩子早早学习的。很多人的留言印证了这个观点。至少有3人举了自己和老公的例子。比如:
“说实话我就是属于那种入学前认识不少字,会背不少诗的,数学能算2位数乘法的,总体水平和你家宝差不多,上学确实轻松,经常受表扬,经常考第一,不过现在看,和入没学前什么不会什么没学的小孩没嘛区别(我老公就是那入学前什么不会在农村混到快8岁才上学),最终我两从一个大学研究生毕业,挣着差不多的工资,而且总体看来老公比我EQ强多了,回忆起童年他的幸福感也比我强.所以我比较反对那么小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往学知识上引,还是让孩子自由的玩吧.”
“我和我老公也是。论早教,我比我老公早了不是两三年,我城市他农村么,他父母认字不错了,也教不了他,天天散鸭子,还到地里帮忙。结果人家16岁考大学,博士毕业,英文论文发表了好些篇。我也就是18岁考大学,硕士而已,英语没他好,赚得没他多。。。我和我老公只希望孩子能建康活泼,智商达到平均线就好了。
我们现在周围的朋友的学历,85%的博士,15%的硕士。。。。当然学历也不必然代表智商。我算是看透了,人生很长,真的不在乎童年的一两年,别人想超过你,只需要一个冲刺就够了。开始跑得太快,后面就没劲了。你人生中的一次失误,一次迷茫,一次选择都足以让你在原地停滞,甚至倒退五六年,十来年。”
“我老公,从小让奶奶带大,7岁还不想上学,从小就是满院子满小山丘的疯跑,没事去河里洗澡摸鱼,一点儿也不妨碍他高考全县理科生第一.人家还是高考大省的,高考竞争非常厉害的.人数理化学的轻松自在,语文外语一样不比我差……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说,早教差不多就成了,没必要处心积虑的,孩子智商早就是天定的,只要在正常家庭正常教育,潜力迟早会显现出来,孩子不会很差的。”
02捧杀。超常发展的孩子会在一片欢呼声中长大,老师家人亲戚朋友,肯定都赞扬过头,孩子自然会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平等观念和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的能力。这真的不是知识灌输或者所谓的性格培养层面,这是生活历练的层面。捧杀一个孩子真的很容易。所以,还是正常一点为好。如果孩子自己喜欢,没问题。这么小真的没有必要用各种方式鼓励孩子超常知识层面的发展。超常发展的孩子,从学习中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