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本科生优秀成果
年6月1日下午,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主办的第七届计量经济学论文大赛决赛圆满落幕。据悉,本届计量经济学论文大赛初赛共收集到来自全国27所高校的篇参赛论文,经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筛选、展示和答辩,决赛共有十二组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晋级队伍。
各队伍携高质量学术论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示和提问环节,最终,由评委评选产生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其中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级本科国际化试验班本科生郑姝颖的《ImpactofNumberofSiblingsonChildren’sAcademicPerformance》论文斩获一等奖,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级本科生陈珉昊、兰宇昕《恐怖活动、交通建设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论文荣获三等奖。
厦大经济学科历来重视本科生教育,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拔尖人才,经济学科推出多项举措。比如,经济学科于年创立本科生学术刊物《学经济》,并以此为平台举办本科生论文比赛,面向经济学科乃至全校征集论文,至今已举办十八届,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科研风气。
?
为响应国家杰出人才培养的号召,年设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拔尖计划培养实验计划”,至今已招收66名成员,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在相对密集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对优秀本科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科学研究的训练,成效显著。此外,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国际化试验班每年评选优秀开题报告、毕业生最佳论文奖、优秀论文奖,激励学子潜心科研,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郑姝颖,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级本科国际化试验班本科生,保研至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经济与管理方向,本科毕业论文导师为曾颖助理教授。本科期间,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奖学金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交换;曾获厦门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民信财富奖学金、建行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曾作为队长参加中国工商银行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意设计大赛,作品获全国一等奖。
郑姝颖论文以生于经济繁荣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中国“千禧一代”作为样本,探讨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孩子学业表现的影响。通过采用多种模型细分,此文发现两个或更多兄弟姐妹的存在对男生的期中考试成绩存在负面影响,但这种负面影响在女生身上,尤其是文科课程方面,表现并不明显。此文还研究了孩子数量影响孩子质量的可能渠道,结果显示,更少来自父母学术上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对孩子更低的教育期望以及家庭学习资源的缺乏等因素或促成了此种负面影响。
陈珉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级本科生,本科导师为蔡伟毅副教授。本科期间曾获厦门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厦航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等;曾获厦门大学“公共经济与政策”论文大赛特等奖、厦门大学“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赛”二等奖等。
陈珉昊论文通过使用年至年间的“一带一路”国家面板数据,发现恐怖活动风险对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有负面影响,而完善东道国交通运输体系有助于缓解这种负面影响,并且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缓解能力具有异质性,缓解能力在不同交通建设水平的国家也具有异质性。进一步的,文章还探究了交通运输体系通过“人财转移功能”帮助企业规避恐怖活动风险的机制。厦大经济学院本科生兰宇昕在本次论文参赛过程中亦有贡献。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