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郝锋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JMCA)上发表题为MetalOxidesAlternativesforEfficientElectronTransportinPerovskiteSolarCells:BeyondTiO2andSnO2的综述论文(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DOI:10./D0TAF)。级本科生曹志远同学为论文第一作者,级硕士生李程波同学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为郝锋教授和国家纳米中心丁黎明教授,材料与能源学院为论文第一通讯单位。
金属氧化物作为电子传输层,因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中。目前,广泛使用的TiO2和SnO2电子传输层因自身的缺陷,如较低的电荷迁移率和较多的表面缺陷等,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该论文详细回顾和总结了非TiO2和SnO2的金属氧化物(例如ZnO,In2O3,Nb2O5等二元氧化物和Zn2SnO4,SrTiO3等三元氧化物)在高性能PSCs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文章总结了这些金属氧化物在PSCs光电性能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并梳理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图1所示)。其次,文章进一步归纳并提出多种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材料的优化策略,包括纳米结构设计、元素掺杂、表面修饰、以及多层结构设计(图2所示)。最后,文章还论述了这些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的稳定性和大面积制备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1.基于氧化物电子传输层的PSCs光电转化效率进展图
图2.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材料的优化策略
JMCA创刊于年,由RoyalSocietyofChemistry出版社出版,是能源与可持续材料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之一,是中科院SCI论文分区中一区Top期刊,当前影响因子为11.3。期刊主要报道材料化学各领域的高质量理论或实验研究工作,尤其侧重于报道对材料及其性质的新理解、材料的新应用以及材料合成的新方法。本科生曹志远同学自年进入实验室以来,积极参与多项研究工作,先后以第二作者等身份在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NanoEnergy、Nano-MicroLetters、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s和JournalofEnergyChemistry等国内外知名JCR一区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现已保送至郝锋教授课题组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表明了学院本科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大幅提升,也是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面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实施科研育人举措的显著收获。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