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近期疫情的流行,彻底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让人既无奈又烦恼。那么在科学技术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古代,人们又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应对疫情的呢?这当中又有哪些智慧和巧思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知道,瘟疫的蔓延主要借助于病毒的传播,在现代人们通过高科技医学设备已经能够一睹病毒的庐山真面目,但在古代,人们凭着朴素的直觉认知,首先就利用焚香来灭杀空气之中的秽恶之气。
悬壶济世根据史籍记载,汉武帝时期关中方疫,死者相枕,路途中倒卧者不绝。后朝廷根据太医建言,命民间焚香,不久疫情就逐渐控制。想来这种燃香中具有某种杀菌的中草药成分。这些史料表明,在汉代时人们已经懂得用这种有效方式来消灭瘟疫。
根据有关学者统计,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中国至少曾经发生过次大规模的瘟疫,中医义无反顾担当起了抗击疫病的领军者。西班牙等许多欧洲国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造成几千万人死亡惨剧的传染病大爆发,在中国却从未有过如此严重灾难,可以说中医居功至伟。
欧洲疫病流行年,长沙马王堆的开掘引发世界瞩目,在一号墓出土的一具古尸手里,人们发现了其手中持有两个香囊,里面装有茅香佩兰等药物,专家推测,这是为了清洁环境,杀菌消毒,防治疾病,从这些细节足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用这种方式应对疫病已经颇为风行。
那么许多人一定很关心,究竟哪些药物能够在增香之余,有效的杀灭空气中的病菌,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前疫情的需要呢?
、根据李时珍在其中医巨著本草纲目中的总结介绍,疫病流行时间内,可以在家中用苍术、艾叶、丁香等药物熏烟对屋中消毒。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这些药物中含有有效化学成分,能够抑制或者杀死一些病毒的生长。
医者仁心此外,也有许多医学著名典籍介绍了黄柏、羌活、山奈、皂角刺、大黄、草果、檀香等芳香化浊的药物,无论是采用点燃或者熏蒸的方式,都能起到祛病消除疫毒的效果。
这些是古人的防病手法,那么在得了一些传染病之后,又该如何医疗呢?在隋朝巢元方等人所撰的《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射工病”的发病机理与预防方法。“射工”是一种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人在水中行走或洗浴时会接触该毒虫,从而被感染,“其含沙射人影便病”,症状“或似中恶,或口不能语,或身体苦强,或恶恶热,四肢拘急,头痛,骨悁”,其实这就是一种斑疹伤寒,针对这种传染性疾病,一个预防方法是“乃以为屑服之”,也就是把这些毒虫抓住,弄成屑状直接吞服,以达到预防被感染后发病的作用,其原理与《肘后方》中所载的狂犬病治疗方法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