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多少一线教师忙碌在三尺讲台,每天不停重复着备课、上课、批卷的三点一线?有多少老师又是在职称评定之时才觉得“论文”两字和自己的关联?一线教师的工作确实繁忙琐碎,但是忙碌的工作之余,若能定心思考并把自己的所思整理下来,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最近一期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期刊上,刊登了我校小学部张英老师的论文《小学英语阅读后拓展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在如此权威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这背后是张老师多年的坚持积累,为此平和教育平台特邀张英老师谈一谈一线教师如何撰写论文。
11月的某日清晨,我如常来到办公室,意外发现桌上放着一叠新到的《中小学外语教学》杂志。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封面,果不其然在目录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屈指算来,论文写作与我已有近十年的渊源了。也正是论文写作让我有机会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不断梳理提炼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在不知不觉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从而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结缘
大学毕业后我被学校推荐至平和工作,迄今已有二十载。那时民办学校刚刚起步:教师薪金相对公办学校称得上丰厚,但工作较繁重,课表上满满都是课,几乎连组内听课的时间都没有,教学基本靠自己摸索,备课常常需加班加点完成。
第一学年快结束的时候,学校准备出一本小小论文集,其实就是一些教学经验分享,让老师们踊跃投稿。那时的我根本没有论文的概念,也没有阅读过正规出版的论文,倒是趁这个机会把自己一年来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安排做了个小结,依稀记得有如何组织课前热身活动、如何补充每日一句、如何安排学生轮流讲述简短英语故事等内容。许是内容比较翔实,操作性较强,居然被录用了。那是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小结,跟论文写作一点都不沾边,但好歹我开始写了。
工作第二年我逐渐习惯忙碌的工作节奏,可以挤出一些空闲时间来。于是,我每周跑去听教研组长陈舒老师(现任德英乐教育总校长,兼任万科双语学校校长)的课,一学期下来就能记满厚厚的一大本笔记本。当时陈老师工作繁忙,没空指导我,我就自己看着笔记琢磨。空闲时我还喜欢去图书馆阅读有关英语教学的原版书籍。对于笔记和书籍中的精华,我有时会“依瓢画葫芦”,有时则稍加改动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倒也让自己的课堂灵动活泼许多。我也在这自我学习、自己摸索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可惜,当时的我缺乏“梳理提炼总结”的意识,钻研止于课堂,落于笔头的也就是简单的教学反思或阶段工作小结!
再次跟写作结缘是与外聘专家朱萍老师合作编写《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小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年3月出版),我担任副主编并编写了大量教学活动案例,同时我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中学卷)》的编写与审稿工作。上述文章虽然只是一些活动案例介绍,却也给了我一个梳理日常教学经验的机会,我在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尝试透过现象探寻本质,并开始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是开展论文写作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次的写作经历为我今后的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后来,学校引进了校园博客这个工作平台。当时的教务主任、现在的万校长每学期都给老师们布置写作任务。没想到写着写着,我居然写成了习惯,不知不觉从被动完成写作任务转变成主动记录教育日记;没想到写着写着,我居然爱上了写作。一切都在悄悄地变化着:以前课上师生互动的火花过了就灭了,现在我把这最美的教学瞬间记录下来;以前我只会在课后暗自得意自己活动微调带来的学生变化,现在我不但记录这种变化,还尝试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便于下次“如法炮制”;以前我与学生谈心交流,达到教育目的就作罢,现在我把它写成学生个人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当然,这时的我与论文写作还是不沾边,但正是这些每日点点滴滴的记录却为我今后的论文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与论文真正结缘是在一次寒假前夕,我照常去图书馆借阅寒假读物,正好遇到图书馆卜老师在处理过期期刊。那天,我随手翻了翻那一捆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其中的一些课堂案例让眼前一亮。卜老师见我感兴趣,索性把那一大本合订本送给我。
那年寒假我看完了整整12期杂志,开始对论文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模仿着撰写了人生第一篇教学论文并参加了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获优胜奖。这个微不足道的奖项点燃了我的写作热情,从此,我开始论文写作!
耕耘
不少老师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扎扎实实上好每堂课、认认真真教好每个学生才是最朴素的为师之道,做研究写论文则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大家应该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对此,我不以为然,因为论文也有不同的类型。专家学者擅长撰写学术论文,以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居多;我们一线老师则可以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可以是教学研究、经验分享,也可以是教育故事、案例分析。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拥有专家学者不可比拟的优势——始终与学生在一起,始终与课堂同在。每天每时每刻,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发生在课堂,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落笔,论文写作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先学做一个爱学习会反思的老师!
我们习惯借助教龄来评估一个老师的工作能力,却往往会忽略“学习与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如:有的老师不喜欢学习反思,看似有十年教龄,却仅有第一年是在学习思考实践,后九年都是第一年教学经验的简单重复,即10年教龄=1年经验+9年重复;而有的老师参加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五年,却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即5年教龄=5年经验。
如果你学做第二类老师,那么你的日常教学工作一定是“学习、反思、调整、实践”这样的良性循环。如果再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慧眼,那么你就会发现论文素材源源不断!
1.源于日常教学
备课是老师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课堂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备课是否认真可以看出老师的责任心,活动设计是否有效有新意可以看出老师的备课能力。我从自己的备课经历入手,通过比较自己不同时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分析活动设计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所写的《从备课看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文在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探索”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5),在此基础上撰写的《灵活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尝试》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卷)》年第08期。
朗文公司出版的《小学综合英语》是一套基于语法编写的教材,如何让语法学习“妙趣横生”,又如何让语法学习“润物无声”、让学生在语言体验中不知不觉地习得语法规则,运用语法知识一直是我教学中的克白灵苏孜阿甫片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