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搁笔,心绪驳杂,不才遑论,皋月来花;文或不通,论或不畅,自知学浅,还盼夏长;长夜一度,江汉四载,蒙此珞珈,知行之海。
敬谢前辈,冯师黎明,授以渔法,为文得恣;敬谢诸师,光倾我辈,其路通广,国志望遂;诚敬我侪,专以诸学,通古思今,定令体变;或为功利,尽以钻营,亦愿志显,不负才情;日月无疆,山景永玉,代际学人,格理知序;周星连结,前书让后,登之高岸,叠以苍州;叹业弗精,励学实明,言以有物,为国先锋;此间风景,窗明几净,纵别得愿,昂见繁星。
昔之文院,大考之机,幸入文院,草木之依;先生诸子,星火之传,一脉百年,天人清安;晨鸟赓鸣,笔耕长置,离汉转沪,不失长志;此别非别,此敬永敬,此山立山,此情永情。
——史玥琦
文学院,级本科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
回望这段时光,百感交集。这四年里,是我四处摸索、探知兴趣、寻找未来的时间,武大的宽松环境使我没有丢失我的好奇,永远保持探索的期待。我想,在珞珈山度过的光景我此生都会铭记于心。如今,在武大的本科学习即将结束,马上我将带着家人、朋友的鼓励与期盼走进燕园,迈向新的人生阶段,我由衷地感激在此所认识的朋友,感激各位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感谢各位朋友的鼓励与帮助,我们见证了彼此的青春,也共同经历了辛酸苦辣,没有你们,我就无法成为今天的我。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理解,在失意时鼓励,伤心时安慰,人生幸得有佳友——遇见你们,是我一生的幸运。
感谢武大图书馆,感谢A4,在这里我度过了大学中大部分有意义的时光,它是我崭新的精神家园,四年里看完了接近两百本书,这些经历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和命运,也让我感受到了责任与希望。
?????
感谢武大的山山水水:凌波门仲夏的夕阳,珞珈山清秋的明月;周三的清晨被霞光亲吻的樱顶,十月的傍晚引游客驻足的万林;雨后的奥场,周五的梅操;湖滨一块三的热干面,妈妈餐馆的羊肉火锅;樱花大道娇艳的樱花,宋卿门前巍然的古树;教五的铃铛,总图的音乐;每一朵暮云,每一株绿树,我都喜欢。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一直给我宽容和爱。有时候我不禁想,培养我这样一个独立又固执的孩子,对他们而言,到底是幸还是不幸?他们不是千万富翁、不是社会名流,但他们一直用正直、坚强、勤劳和善良的品性鼓舞着我努力奋进、不畏艰难,做一个对社会、对家人、对朋友都有意义的人。他们接受我犯错,任由我决定自己的一切,使我早早实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自由。我自己塑造了我自己,这让我在质疑这个世界或者怀疑自己的时候,永远没有放弃的冲动。我永远感激并深爱他们,希望我的父母能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我会用更好的表现回报他们对我的爱。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武大,再见了!
——曾凡星
经济与管理学院,级本科生
江城初夏,天朗气清。珞珈叠翠,东湖若镜。忆昔之来矣,弱冠之年谈笑无忌。思今之将去,韶华已逝年趋而立。然山水楼阁阙如昨日,不禁悲欣交集。
蓦然回首,尔来春秋有七。白驹过隙,于今学毕。余之不才,三尺微命,叨天之幸,方得小成。发之体肤,受之父母。授业解惑,受之师长。祖君重慈,偏怜有加。伯父伯母,待若其子。叔舅姨姑,眷眄优渥。养教之恩,虽陨首结草无以报之万一。籍以是文,聊表谢忱。
淞平南阳人也,生于物华天宝秦岭之麓,长于人杰地灵淮水之源。荣居群英荟萃之地,幸处文人墨客之间,鄙若沧海之一粟,微似太仓之稊米。幸得双亲视若珍宝,咽苦不蹙,吐哺无辍。余自幼家风良善,敦仁劝学,亲甚和睦,父严母慈。先考甚有才,喜好交游,工于书笔,善于律乐。以其工笔备精诸体而闻达于中原,人多慕而求字请书。无论书乐,先考悉以言传身教。奈何余运笔愚钝,字体不工,不善学之,乖违父盼。幸得天眷,善于音律,宫商角徵沿习至今,陶心养性,是以有长于人也。
余命祚薄,幼学失怙。蝼蚁有命,吾父无生。呜呼哀哉!天妒英才,举亲悲恸,家势日颓。家母坚贞,甚爱先考,恐吾负辱,更不复嫁。惟余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父丧翌年,母患重疾,如草上露,朝不保暮。我心悲伤,莫知我哀!幸母坚毅,终克顽疾。得天庇佑,不致我孤,此乃吾生之一大幸也!吾常夜卧听风吹雨,感四时寒暑之更替,叹寰宇天地之苍凉,哀人生往来于须臾,悲世事沧桑之无常。虽遭大故,愈使弥坚。《诗经》有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当砺志奋发以图强,无忘双亲耳提面命,谆谆笃训铭之于心,是以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夙兴夜寐,不负亲望。若非父母之督导勉励,安有吾学之小成?
及至束发,懵懂轻狂,性恣肆妄,跅弛乖张。幸遇恩师杨先生凤霞,修业贞谨,温恭和顺,循循善诱,亦师亦友。出吾于幽谷,迁吾于乔木,导吾于狭路,示吾以通途。及至高考,得天相助。三生有幸,妄摘榜眼。艟艨巨舰,非桨舵导引之助不能乘风破浪。北溟鲲鹏,非长风托举之力不能垂翼九天。临别承蒙恩师谆谆忠告,铭感于五内。
初至珞珈,痴醉忘归。前拥深林,背倚春水。山峦叠延,径曲通幽。樱木掩路,楼阙入云。英才荟萃,先辈云集。余之初来乍到,竟莽不知何为。幸为恩师肖先生希明所遇,恩师力臻至佳,治学审慎,发蒙启蔽,鱼渔双授。本文之撰写,无论提纲,抑或本末,皆由先生悉心指教。倾闻点拨,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谨蒙诲教,胜似甘霖灌顶,疑惑冰释。倘无先生之言传身教,以吾之愚钝,恐难登学术大雅之堂。感荷先生拳拳之心,未敢怠学焉。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更欲备述其余师长垂教之恩,奈何笔短恩长,述之则挂一漏万。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师恩浩荡,片纸难陈!
余自幼性情孤僻,不善交游,知音难觅,挚友难求。然同窗金兰,不弃我异,博吾之孤陋,助吾于危难,阔吾之胸襟,伴吾于左右。切切之恩,似紫禁之巅。绵绵之情,若玄武之水。岁月悠悠,与君谊久。得友若此,幸甚至哉!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朋曰砚共,友曰志同。此生得遇恩师五六,挚友八九,乃吾生之二大幸也!言辞有尽,敬谢无穷。愿恩师健泰如意,安乐久久。愿诸君韶华不负,以梦为马。初心不忘,方得始终。《春江》有云,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遂籍此诗寄此愿,山水无阻,海天难隔,月之所在,吾愿随之所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而今家母年迈病欺,腰脊渐偻,白发日添。身为独子,寒窗苦读二十载,未能有光耀门楣之德能,反累亲眷劳挂而担忧,每思及此,羞愧难当。乌鸦尚有反哺之义,羊羔亦知跪乳之恩。余今学成归来,不诩功名,不贪高文,宁居小城,甘侍母畔,唯祈母亲身康体泰,福寿绵延。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但凭陋文,与君共勉,得幸相识,不枉此生。
行之彳亍,是时别矣。余生漫漫,莫问前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王淞平
信息管理学院,级硕士
感谢这个尚称太平的时代。世界沸腾扰攘,混乱不堪,而我们这些不历世事的学生还能在相对安静的校园里做一些与现实无关的学问,无饥寒冻馁之苦,不能不谓之大幸。
——杨同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级本科生
時光如梭,轉眼間四年過去,這一路上我經常回想起年的九月,當我坐在本科生院接受面試,老師問我為什麼選擇國學班時,我說自己想讀到真正的書,學到真正有意義的知識。如今,我即將畢業,曾經誇下的海口已成為回憶,但不知不覺中它也變成了指引我方向的燈塔。蘇格拉底曾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在不斷的讀書學習中,我才領悟到自己的淺陋,更意識到追求真理乃是一生所為。
教會我提出問題、尋找答案的,是我的導師駱瑞鶴先生。駱師說,大學四年需要好好讀一本經典,所以一開始我與同門晏佳利各自選了一本古代典籍,我讀《左傳》,她讀《毛詩》,駱師叫我們從頭到尾點句讀。駱師還鼓勵我大膽提出問題,同時盡全力搜集證據,即有駁斥的觀點才有深度。當我泛舟學海偶遇迷茫時,這番話始終支持著我,讓我勇敢地撥雲見日。這次的選題,是駱師在考慮到我未來研究方向的前提下,與我商量的結果。碑刻是我之前較少接觸的材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駱師鼓勵我大膽嘗試,我在他的指導下,逐步分析材料,挖掘信息,最終理出來貴族女性的這條線。很感謝駱師一直以來的悉心教導,讓我學會抓住關鍵,並有理有據地說明自己的觀點。
四年以來,我有幸接受了來自文史哲三個院系的老師們的教導,非常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秦平老師和陳曉傑老師是我中國哲學史的啟蒙者,余婉卉老師教會我如何寫作,任慧峰老師時時提醒我論文要有問題意識,于亭老師的閱讀建議拓展了我的視野,還有李廣寬老師和肖毅老師對我學術道路的規劃等。另外還要感謝宗教班的曹彥老師,他的《禪學研究》課讓我初步了解了佛教。
我從大二下學期開始關注女性研究,在這裡要感謝哲學學院的同學們,很幸運可以遇見一群思維活躍的年輕人,尤其是我們班聰慧美麗的女同學,是她們引我進入女性研究的領域,得以接受徐華女老師的啟蒙。一學期的《女性心理學》課,讓我逐漸確定了目前的研究方向,我開始閱讀女性主義的書籍,了解西方國家的女性解放運動。年的春季,我有幸赴台灣交換,在台灣大學選修了李貞德教授的《中國中古女性史》,被李老師生動扎實的課堂深深吸引。從漢到宋,各類有關中國古代女性的文獻,被我們一篇一篇閱讀過去,印在腦海中。我正是在那時,決定要研究中國古代女性。夏季的台灣是悶熱的,而台師大的24小時圖書館,正是我一整天的工作室,我來往於台大和台師大之間,背著厚厚的資料書,總是累得精疲力盡,卻在心底敲著輕快的節奏。我想,那是我四年中最愉快的時光。
能有機會外出交換,要感謝國學院提供的優質資源。同時,也要感謝弘毅學堂帶給我的多元視角,讓我接觸到了來自不同學科的同學,很幸運與他們成為朋友。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們。研究女性問題,其實也有家庭的影響,我成長在大家族裡,身邊的女性親屬大多堅韌而懃勞,她們身上的優良品質,對我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我的父母總是鼓勵我主動發問、探索真相,很感謝他們將我養育成人,關懷我的成長。
新的征程即將開始,希望我在接下來的三年裡,能在珞珈山的滋養下,收穫更多甘甜的果實。
——霍坤
国学院,级本科生
不知不觉间已在珞珈山下度过了七个年头,见过春之樱花浪漫、秋之红枫热烈,感受过夏日大雨的喧肆、冬日白雪的纯美。武大的美总是让我一遍遍体会着着言语的乏力与口舌的笨拙,欣喜又无奈。回想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忐忑多于兴奋,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更是把我和来送行的父母浇得十分狼狈。可以说,初印象并没有很好。如今到了要别离的时刻,却又实在做不到“挥一挥衣袖”的洒脱,心中只有沉甸甸的不舍。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生挺奇妙的。我很喜欢接触大自然,尤其喜欢“拈花惹草”,以前对大学的概念只有“学习”二字,美不美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来到武大后我不知道多少次庆幸自己的选择。在武大,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闲适的午后,或者是大雨过后一个人在校园里逛来逛去,每次都有新发现,像寻宝一样,特别开心。我知道樱花大道、老图前、校友之家、哲学院有橘子树;枫园小道、理学楼旁、奥操、半山庐前、行政楼后有拐枣树;情人坡有梨树(应该是,树太高了,不确定上面是不是梨子)、青梅、紫薇,在这里还可以捡枇杷;梅园宿舍前、珞珈山庄旁有栀子花,环山公路上成片的栀子花并没有人打理,开的稍晚些,花也有点小,但却很香,循着香气便可找到;校园里的路也很有特色,路两旁多有大树似拱桥般遮掩,夏日荫荫,十分喜人,小道也会铺设鹅卵石,或是一景一物,或是“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古诗词,为这校园增添了不少乐趣;门口车站旁有蔷薇、月见草、柚子树,每到四五月份就是最美的时候;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迎春、玉兰、杜鹃、鸢尾、彼岸花、三色堇、红桎木、风雨兰、蛇莓、香樟树、酢浆草……几年下来,发现自己比身边的同学对校园熟悉不少,每次说起来都不免有些小得意。
喜欢武大自然美,更喜欢武大的人文美。还是觉得自己幸运呢,遇到了各位敬爱的老师,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们一点点了解文史知识,了解每一个时段、每一个重要人物的文学轨迹与成就,提及野史趣事时,会马上打起精神,无异于竖起耳朵的兔子了。因研究生是小班上课,老师们会尽力寻求一种舒服的交流状态,颇有“杏坛讲学”之势,且更加注重师生互动。渊博的知识往往让我们对老师心生敬畏,课堂上突然发现他们有如此可爱有趣的一面,很是惊喜呀,不知不觉也拉进了师生的距离。珞珈山求学这几年,真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殷殷教导。我的导师——鲁小俊教授更是尽心尽力,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大一便上鲁老师的文学史课,研究生阶段更是在鲁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学业,并参加了古文注译、考研教材编写,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出版物。鲁老师治学严谨,认真务实,每次帮学生批改论文或者书稿,从行文逻辑、结构布局到用词用语、标点符号无不一一做出批注,看到这些总觉十分羞愧,自己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除了学习,鲁老师也会问到一些生活、找工作的事情,深切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学在武大,师从鲁师,吾至幸哉!
在武大读书的这几年,我收获了不少朋友。开心的事情有人分享,困惑的时候有人谈心,如果无聊了还可以一起打发时间,校园生活过得十分惬意。可能临近毕业,感触颇多,午后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书本上,总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很是感谢学校提供给我们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源、便利的网络资源、还有窗明几净的自习区,沉下心来在图书馆读几本书、写篇论文,成就感满满。
不得不提的还有父母,感谢他们陪我成长,静心倾听我的烦恼和困惑,并尽其可能地给出建议,引导我从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
最后,其实我也想感谢下自己。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虽然没有做到很棒,但在无法重新来过的大学生活中我一直努力做到让自己少些遗憾,并逐渐认识自己,不断成长。
感谢!感恩!?
武大,再!见!期待再次相见!
——王方
文学院,级研究生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论文致谢内容,请投稿至邮箱xctg
lib.whu.edu.cn并注明姓名、院系、年级以及联系电话,小布将选取部分进行展示。如不愿公开姓名等信息,请在邮件里注明。感谢各位毕业生的投稿分享
编排:张淼
投稿邮箱:xctg
lib.whu.edu.cn咨询(askwhu小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