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教教学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集锦

导言

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打乱大四同学们毕业论文的撰写计划,更没有浇灭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疫情期间,师生通过云讨论、云指导、云答辩完成了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学术需要观众,更需要读者。在毕业季到来之时,国际教育学院特此推出学院各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涵盖汉语国际教育方法和理论、在线学习与绩效技术、英语语言文学、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等相关研究领域。为献礼毕业季,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将分专业以四期推送发出,期待大家的交流与讨论!

届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集锦

——英语教育专业

01

针对英语母语者对莎士比亚诗句中

五步抑扬格音系特点感知的实证研究

作者:王一指导教师:杨忠伟

一、研究背景▉

虽然莎士比亚诗文研究相当丰富,对其诗律的音系特点研究却不多见,且实证较少。本文利用语音处理软件研究英语母语使用者对莎士比亚诗句中的五步抑扬格的感知,试验证上世纪韵律学家总结的莎翁戏剧与非戏剧五步抑扬格中停顿、重音的规律。

二、研究方法▉

主要为实验法,招募英语母语者朗读莎士比亚的Sonnet18和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诗句,录音后经过Praat软件对音频进行抑扬、断句的分析,再与前人成果对比。

三、研究结果▉

虽然莎士比亚诗文研究相当丰富,对其诗律的音系特点研究却不多见,且实证较少。本文利用语音处理软件研究英语母语使用者对莎士比亚诗句中的五步抑扬格的感知,试验证上世纪韵律学家总结的莎翁戏剧与非戏剧五步抑扬格中停顿、重音的规律。

表1:各位置响度与音调均值表(部分)

表2:各“半行”平均断句时间

四、研究结论▉

本文证实了韵律学家海耶斯提出的单音节规律、塔林斯卡娅总结的戏剧诗文和非戏剧诗文的抑扬程度差别,但在其他部分与前人成果有异。本文涉及的诗文韵律研究方法可为后期研究作铺垫,验证的规律亦可作日后文学教育、戏剧表演的参考。

五、心路历程▉

论文不长,但写得比较痛苦。由于要做产出型实验,招募和远程实验过程比较困难,音频的转写和数据处理过程相当繁琐,写作时不止一次感到挫败。幸好整个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来自校内外老师、朋友的帮助和支持,结稿那一瞬间体会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

02

Melville’sUtopiain“ThePiazza”

作者:万恒伶指导老师:宋柯

一、研究背景▉

麦尔维尔,被称作“美国的莎士比亚”,极其擅长在文学作品中探讨社会和哲学的问题。《阳台》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年1月才刚刚被翻译成中文。所以国内对这篇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国外也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结合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和麦尔维尔的个人经历,这篇短篇小说(story)有乌托邦的象征意义,远远不止一篇风格清新的田园之作。

二、研究方法▉

在《阳台》中,麦尔维尔以第一人称描绘了乡间美丽淳朴的自然风景,该作品的时间和空间叙事独具一格,本文基于热纳特和查特曼的时间叙事理论,以及弗兰克、佐伦和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时间和空间叙事的角度来分析乌托邦这一主题。

三、研究结论▉

麦尔维尔的乌托邦批判了自然在城市中的消亡和资本对人的奴役。在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背后,作者对乌托邦的浅层向往转为对乌托邦的深层次本质的认识,即乌托邦的双重性。而这一认识不仅贯穿《阳台》,也为解读《广场故事集》、了解美国乌托邦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心路历程▉

一开始,我想了一张安全牌——讨论《阳台》中的修辞手法。这个题目上交后,宋柯老师就很严肃地找我谈话:“你认为研究这个题目对学界有什么贡献吗?”

宋老师的话重重地敲破了我的守成心理。文学论文的作用不应当是凑数毕业,而是为文学研究做一点贡献。所以重新选题后,每次下笔,我都有一种迷之自信和使命感:我不是为了毕业而一通瞎写,我是为了麦尔维尔的研究而写!

给各位学弟学妹的忠告: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需要勇气。当你选择了勇敢的迈出这一步,那么,用毕业论文来总结这四年的努力也绝对不会让你后悔了。

03

SubtitlingStrategiesofMultilingualFilms——ACaseStudyoftheEnglishSubtitlesofMountainsMayDepart()

影视作品中多语的字幕翻译策略探究——以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的英文字幕为例

作者:彭晓燕指导教师:董海雅

一、研究背景▉

多语电影的兴起给译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引起了翻译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gs/5386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