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届本科生,你该准备毕业论

各教学单位: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附件1)和《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管理办法》(附件2),现启动届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教师及相关学生登录“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信息门户→实践教学综合管理→毕业论文),核对完善个人基本信息,依照《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附件3)和《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指南》(附件4)开展后续工作。(建议使用安全浏览器,采用兼容模式)二、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工作流程及时间节点(一)确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应由有一定科研或生产设计经验、对课题熟悉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校内助教担任指导教师时需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共同指导。2.每位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原则上不得超过6人。3.聘请校外人员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需由院(系)进行资格审核,并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二)经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专业负责人审核,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素质、能力训练。选题应难易适中,工作量饱满,并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应与社会、生产、科研等实际任务相结合。工科类选题应以毕业设计为主,并主要来自工程实际。题目过大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范围过窄过专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属于尖端科技领域学生难以胜任、毕业论文(设计)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题目不宜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课外科研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前期项目成果拟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注意题目不断更新与类型多样化。原则上要求每生一题,独立完成。若毕业论文(设计)项目较复杂,确需多个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要求总体设计每生均要参加、分工明确,每人单独形成毕业论文(设计)。3.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由各院(系)根据具体情况组织,选题完成时间最晚不得晚于年12月24日,鼓励有条件的学院提前完成选题工作。(三)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1.各院(系)应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工作,向学生宣布本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等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并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开展资料查阅、社会调查等工作,准备文献综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工作准备。2.指导教师需在本院(系)选题工作完成后两周内向学生下达《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工作由各院(系)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年春季学期第2周结束前所有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均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鼓励有条件的学院提前完成开题工作。(四)学生和指导教师按照本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在系统内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日志提交评阅等日常工作。各院(系)务必严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纪律,严禁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出现抄袭、剽窃现象,一旦出现,学校将严肃处理。同时,各院系及指导教师要切实负起指导和监督责任,务必防止出现毕业论文(设计)走过场现象。毕业论文(设计)总文字复制比超过30%(不含30%)的,将依据《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管理办法》规定严肃处理。各院(系)可在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最高文字复制比要求,但原则上不得高于学校基本要求。三、关于关于辅修、转专业同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事宜辅修、转专业同学首先登陆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在左侧菜单栏中找到“特殊情况处理”,请转专业同学点击“学生转专业申请”、辅修同学点击“双专业课题申请”,进入后完成相关材料的填写并提交。完成提交后,请同学们主动联系转入专业或者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的教务秘书老师,请他们给大家审核通过。(不论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籍异动是否完成,都请以上同学在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中完成提交双专业、转专业申请的提交和审核工作。)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答辩、盲评复核、推优及总结存档工作时间节点将另行说明和通知。联系人:庄老师联系邮箱:sjk

ouc.edu.cn附件见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gs/5401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