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信息与通信学院肖功利研究员课题组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杨文琛在光学Fano共振理论建模分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Photonics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ofDoubleFanoInterferenceinMetal-InsulatorBlockArrays(在金属-电介质块阵列中观察到双法诺干涉现象)”的学术论文。实现了我校本科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展现了桂电本科学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该期刊为JCRQ1区,年度影响因子为2.。论文第一作者为杨文琛,通讯作者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肖功利研究员和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杨宏艳副研究员为共同指导教师。该篇论文工作来源于指导老师的广西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图1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电介质块纳米结构格点阵列,观察到由反相和同相格点共振产生的两种不同Fano干涉现象,采用经典的耦合谐振子模型较好地解析了该结果。)
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电介质块纳米结构阵列的格点型等离激元共振(SLR)模式,并观察到由反相和同相格点共振产生的两种不同Fano干涉现象,该Fano干涉光谱共振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其能够有效地增强光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并实现在生物传感方面的潜在应用,本文得到了基于SLR水溶液光微流传感器性能评价指标FOM达28.7,灵敏度为.3nm/RIU。同时我们也采用经典的耦合谐振子模型理论探讨了由亮宽和暗窄共振、窄和宽谱线耦合引起的双法诺干涉现象机理。
据悉,杨文琛在校期间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曾获得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多项,并且拥有多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杨文琛
来源
校园网
编辑
檀辉珍(麟鸿工作室)
校对
邓齐勇黄海珊(麟鸿工作室)
审核
欧阳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