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兴,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导。先后担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首家人才评审系统“学术桥”评审专家,湖南省多党合作专家咨询组组长,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湘潭大学韶峰学者学术带头人,湘潭大学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最前沿,常互动,有温度,思政课还能这么上?"带着身边无数同学疯狂“打call"的热情和对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示范课程的好奇,我走进了李雅兴教授的课堂。李雅兴教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名师,从教三十年多来,她始终坚持教学改革,秉持热忱教书育人,为学校本硕博学生开设思政类专业课程、公共理论必修课三十余门,被学生称为“最有吸引力”“人气最旺"和心中最喜欢的思政课老师之一,她的课也获评湖南省思政课"精彩一课"。铃声响起,一袭干练短发、满脸温和笑容的李雅兴教授走上讲台。热爱源自师道传承课程开始,李雅兴教授便用几个轻松的话题打开课堂氛围,引入课堂主题,引发学生思考。“总能把学生引向课程深处,却永远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同学们在新学期伊始就发现李雅兴教授课程的与众不同:不光老师讲,学生轮流上台讲;不止在课堂,教室里外都能学;不限于考试,小组研讨要分工。这源于李雅兴教授追求的“三个开放"教学理念:“理念是开放的,课堂是开放的,教学场景也是开放的"。“三个开放"浓缩了李雅兴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学点滴,这一理念的初心,在于她深刻认识到教师对于一堂思政课的重要性。“抓好思政课,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李雅兴教授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正是由她成长道路上的老师一一系好。李雅兴出身农村,吃不上肉,靠玉米、土豆填饱肚子,白米饭难得吃到一回,油就更稀缺了。她发誓,要跳出农门吃上白米饭。她的小学在文革中度过,基础薄弱,但班主任看她学习态度好,让她当数学课代表,也让她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上初中时,她还不会带小数点的除法;到了高中,参加数学竞赛,竟获得了全校第三。文理分科时,高中班主任看她数学和英语特别好,选文科更有竞争力,把她的档案调到了文科班。高中毕业复读一年后,李雅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两人仍保持书信往来。感恩于老师的培养,"我也想尽能力做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李雅兴如是说。大学里,李雅兴孜孜不倦吮吸着知识的雨露,特别是学了中国近代史后,对中国共产党的苦难辉煌深有感触,便报考了中共党史专业的研究生。按要求,师范专业毕业生须开展50天的教学实习。研究生初试结束后,李雅兴就奔赴湖南涟源钢铁厂子校,一头扎进实习生活,全然忘了考研这回事。回到学校后,李雅兴才发现,通知她参加面试的挂号信躺在宿舍门口的桌子上,信纸已微微泛黄,此时全国的研招工作早已收场,自己居然错过了研究生复试。东方不亮西方亮。在涟钢子校,指导她实习的老师非常负责,课上如何衔接过渡,正副板书如何布局,肢体语言如何影响学生,事无巨细都一一传授,李雅兴的教学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年,李雅兴毕业分配到邵阳隆回县城一所高中。第一年教高一历史,第二年教毕业班,第三年经过县里层层选拔,代表隆回县青年历史教师参加邵阳市青年历史教师教学比武大赛,获得第一名。这给李雅兴以莫大鼓舞,她对教学有了更大热情。年,李雅兴调到湘潭师范学院(今湖南科技大学),担任“邓小平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国革命史》《邓小平理论》等课程。这期间,她攻读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其硕士论文获得全优,这为日后从事思政课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李雅兴的课堂,座位前几排成了学生们争相抢夺的“地盘"。课上大家听得入神,课间也不休息,围着李雅兴问问题。年,学校组织学生评选最受欢迎的老师,李雅兴的得分在整个马列部排名第一。毕业二十多年的曾炯崴,仍记得李雅兴授课时慷慨激昂的情景,“李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吸引我们沉浸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上课要抬头更要入脑入心如何让思政课堂教学活动“渐入佳境",课程内容逐渐深入人心?只有“抓住”学生耳朵,“钉住”学生眼神,"撬开”学生嘴巴,“沁入”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思路跟着老师走,知识顺着教学过程来。想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抬头是基本,点头是正道,入脑入心是关键。年,湘潭大学率先成立省内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处招揽人才。李雅兴因为讲课能力强,跳过试课环节,直接调入湘潭大学。也是在那段时间,讲台上一路收获颇丰的李雅兴碰上了难题。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轮高校扩招由此开启。加之市场经济下,面对激烈就业竞争,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更强。教室前几排座位突然空了,李雅兴的心里空荡荡的,“学生一低头,我就不想讲了。”为了让学生抬头并点头,李雅兴走下讲台,和他们谈心。有学生毫不避讳说:“老师,我不想从政,思政课能通过就可以了,不想花太多时间,以后没用。"针对学生的想法,李雅兴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钱学森一生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案例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生的影响,用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伟人的家国情怀来说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激励大家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为帮助学生成长成材,她开设专题课《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人际关系漫谈》,介绍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号召大家向伟人学习,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课程设计上,李雅兴打破教师“一言堂",运用小组研学、课题研讨、课堂展示等方式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对一个选题进行协作探究,期末形成讨论笔记、PPT和课程论文,轮流上台演讲,思政课论文也是各类比赛参赛作品,以赛促教,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利用湖南丰富的红色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徒步韶山行”等活动,带领学生前往韶山、花明楼、乌石等地,体验红色文化,追寻伟人足迹。此外,她还利用世界大学城、湖南微课网、超星平台的课程中心等线上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听讲座查文献、看影片等,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线上与线下学习良性互动的教学体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年至今,她先后获得思政课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课程已过大半,学生们都紧跟着李雅兴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向既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李雅兴认为,学生不光要.跟着走,重要的是走得快、走得准,形式多样教学方法只是思政课的外在表现,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根本目的是实现思政课的教学功能和任务。“教学没有研究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讲好思政课,要以教研、科研项目为牵引,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研促教;再把教学难点作为研究课题,以教立研,让研究与教学互相促进、双向互动。为此,她始终专注教学内容探讨研究,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年开始,李雅兴参与研究郭汉民教授首创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此基础上,她站在时代前沿,回答现实之问,先后主持了“开放性建构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手机短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疑难问题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研究等省部级教改项目,提出“开放性建构教学法”,探索出听、读、做、行、讲、写、评“七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她还系统提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评估体系,设立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全方位、多角度评估高校思政课效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李雅兴的另一研究领域。在《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初探》一文中,她从全新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为辛亥革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留下了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方面,她致力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维度分析》中,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度来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方法对策。该书于年出版,是较早的全面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专著。从教至今,李雅兴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重要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30项,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李雅兴还积极建言献策。年,李雅兴提交《发挥统战优势,提高执政能力》建议,得到时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石玉珍批示,被湖南省委授予优秀建议二等奖。她热心社会服务,近年来,为街道、群众团体宣讲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多次,受益人数人以上。荣誉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辛劳。年到年间,是李雅兴最忙碌的时候。除了每周3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她还要指导研究生的课业和论文写作,兼任两个本科班级班主任、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政治系副主任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很多工作是等两个孩子睡下后再做,事无巨细她都保质保量完成,不打折扣。同事们说她总有使不完的劲,叫她“拼命三郎"。幸福是看着学生成长在李雅兴的QQ空间,一条说说底下有学生问:“老师,成功怎么定义啊?”李雅兴的回答:“成功不是徒有虚名,她是秋季里丰收的果实;成功是失败后的顽强和刚毅,她是不服输的心态;成功是实现人生的梦想,是一种不懈追求的过程...."课后的李雅兴通过各种方式和同学互动。皎洁的月光下,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的同学们围坐在泽园的草坪上,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大学里过中秋。李雅兴特地赶来团圆,为他们全新的大学生活指点迷津,助他们开始人生新的旅程。赵灿芬同学成绩突出,本想继续深造的她因为家境贫寒,毕业时打算就业。李雅兴在了解读研的各类奖助政策后鼓励她考研,帮她挑选专业,辅导她备考。成绩公布后,李雅兴又第一时间打电话报喜,这让赵灿芬非常感动。接任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班主任时,李雅兴犹豫了,自己已经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还有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的学生都是国防生,学业之外要参加体能训练,压力不小。为了熟悉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李雅兴经常到学生宿舍与他们聊天,结束后再穿过琴湖踏着月光回家。病床上,韩贤胜的眼眶湿润了。身旁的桌板上,摆放着现金和一个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挤着80多个人名。韩贤胜是级研究生。年,他被诊断出血管瘤,面临生命危险。李雅兴知道后带头捐款,还动员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学生参与募捐,并把名字一一记在了小本子上。2万多元善款交到韩贤胜手上的时候,李雅兴告诉他:“你一定要懂得感恩、珍惜生命,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尽能力回馈社会。”“李老师就像是我们的母亲,不管.她平时多忙,我们的活动她都会参加。"级思想政治教育班的郑波说道,他是级思想政治教育班辅导员,后来又考上李雅兴的研究生。“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年,学校聘请李雅兴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为.集中精力搞好科学研究,可以不安排给本科生教学,但李雅兴怀着对教育的情怀,仍坚持为本科生义务讲授思政课和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当有人问及个中原因时,她笑着说:“我的身份是教师,课堂就是我的责任田。”
来源
《湘大校友》第36期
作者
罗旭
排版
王亮玲王春蕾
责任编辑
聂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