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大家好,今天推我们聊聊读论文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聊聊。
1、初识科研:
一开始读的比较细,也比较费时间,加上英语水平也不高,我记得我大二大三时候读sci可能要好几十个小时(比如一天2小时,读十几天,磨磨唧唧的),研一下学期接触课题时候读师兄的博士论文都要好几天,英文的期刊比如SDEE的,一篇14页左右的至少要读一周。这样的好处是读完了加上笔记确实很不容易忘,我现在都能复述我那两个阶段看的几篇文献。坏处显而易见,时间。2、有点感觉:
由于我对土木领域力学计算破坏计算的厌恶,很遗憾直到我硕士毕业,我依然属于新手级别,读文献读的磕磕绊绊。只是有了一定的速度加成(毕竟大二时候英语六级二战,研二时候托福二战)。今年一月份我博士入学,读文献到四五月份时候开始有点感觉了,也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一些东西。就是不断的读和写反复练习,有了一点心得。总结两点:2.1根据文中的文献综述快速查找论文。如果文中提到[15]做了A,[20]做了B,而AB正好与我课题相关或者我感兴趣,我会第一时间去下载文献15和20.而且由于原来的论文已经提到了做了A和B,通过提到的AB,以及的标题摘要,我大概能猜到这文章讲了什么甚至能把怎么做的也猜到八成。这样相当于一种预习。三五天甚至十几二十天以后,当我看15和20的时候,就会进展很快。2.2大概理清了SCISSCI论文的结构,会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对C领域我已经看了十来篇文章了,那尼玛introduction看的我都要背下来了,这时候我就只看intro部分的最后1-2段,看一下文章的结构。再比如文章结论,因为结论肯定是前文提到的东西,而且结论和摘要有一部分重复。所以结论大概扫一眼就OK了。这个时候随着英语语感的提升以及这两个技巧,我可以短时间的积累一些论文,有时候一篇论文会引出8-10篇新论文。同时速度也有所提高,一篇文章4-6小时看完+做笔记是OK的。3、继续努力
现在的阶段自己目前有了一点成果产出,写了一些东西了,同时自己英文水平不断上涨(比如给本科生上课,跟三四个老师纯英文“干架”一个小时等experience),看文章又有一些心得。3.1详略得当目前我的文献都是来自于2.1的方法,就是从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遴选出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也有一些是我认识这个学者,比如我认识老约翰,老约翰做XYZ三个方向的东西,Y我感兴趣,于是我去老约翰主页把他的Y方向的文章都下下来。而这个时候,因为有的文章侧重点不一样,我在阅读摘要和intro后两段的时候,会发现某些我不感兴趣的点,比如XXX论文中这个方法我觉得一般,MMM这论文中这个实例我觉得用不上,我这部分就直接跳,最多看看小标题和第一段。3.2按图索骥这个方法是以文章图像入手,过一遍图像和表格,基本上能猜出来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评价指标是什么。对于同一领域但是对我而言比较偏的(以土木为例,我做抗震,这文章是讲桥梁的隔振的),比较实用,省时省力。3.3读书报告我会主动的在看完文献后写读书报告,以一个reviewer的心态。分为四个部分:标题(按照哈佛或者国标或者某种引用规范),点评,内容,收获四个部分,相当于把看完的十几页文章总结成一二百字。如下图所示:现在一篇SCI,感兴趣的记笔记从头到尾读,2-3小时。如果是相对比较偏门的,30-90分钟。以上就是我现在的读文献的情况,欢迎大家给多提宝贵意见!本文写于年2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