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学院学长学姐带你走进新材料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根据教育部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年深圳技术大学将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药学、艺术与科技和英语8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总数增至26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和文学5个学科门类。

为帮助各位未来的SZTUer了解深技大,官微推出重磅策划——《探学院》,由学长学姐带你了解各学院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等。

你是否想化身“超能战士”

掌握硬核的竞争优势?

如果是的话,这个学院你一定不能错过

这是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这里有优越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这里有无数亲手实践的机会

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

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至关重要

这里是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学院·简介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是深圳技术大学首批创建的六大学院之一,学院坚持面向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材料、能源与芯片技术问题为重要使命,以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为目标,致力于新材料与新能源前沿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不少于20个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配备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及仪器,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集成电路与芯片技术)

主要研究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固体电子器件及制造工艺、模拟与数字集成电路、通信与信息处理集成电路、嵌入式系统与集成系统、微机械电子系统、集成光电子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兼顾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拥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就业领域宽,可在上述领域从事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光源与照明专业

    l-41.77-36.04c-14.6-12.6-36.12-12.99-51.16-0.92l-,81.02c-32.77-13.12-68.1-20.05-.15-19.92L.5,56.7    c-9.55-16.76-29.7-24.31-47.91-17.97l-52.1,18.15c-18.21,6.35-29.31,24.78-26.38,43.85l19.65,.9    c-28.33,22.29-51.7,49.68-69.23,80.32l-.48-0.72c-19.29-0.11-35.9,13.56-39.52,32.51l-10.33,54.2    C33.6,.87,44.02,.7,62,.69l.61,46.94c2.51,17.3,6.7,34.61,12.67,51.74s13.44,33.29,22.22,48.41L.16,.5    c-9.74,16.65-6.21,37.88,8.4,50.48l41.77,36.04c14.6,12.6,36.12,12.99,51.16,0.92l-81.02c32.77,13.12,68.1,20.05,.15,19.92    l64.07,.42c9.55,16.76,29.7,24.31,47.91,17.97l52.1-18.15c18.21-6.35,29.31-24.78,26.38-43.85l-19.65-.9    c28.33-22.29,51.7-49.68,69.23-80.32l.48,0.72c19.29,0.11,35.9-13.56,39.52-32.51l10.33-54.2c3.61-18.95-6.81-37.77-24.78-44.77    L.6,.33C.09,.03,.9,.72,.93,.59zM.87,.99c-82.85,28.86-.41-14.9-.27-97.75    s14.9-.41,97.75-.27c82.85-28.86,.41,14.9,.27,97.75S.71,.13,.87,.99z"fill="rgb(,,)">

围绕半导体光源、智慧照明、显示技术和光通信技术等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培养可从事半导体光电芯片、封装、照明与智能控制、显示器件与系统、光通信模块与系统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攻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主要面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储能电池、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培养熟悉新能源领域专业知识,掌握新能源专业技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应用、运维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攻读材料与化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传授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材料及其器件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毕业后可进入黄金珠宝、半导体材料、LED照明、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纳米材料、薄膜材料等相关生产企业、研发机构、质检机构等从事研发、生产、质量分析、销售、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材料科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师资·介绍

韩培刚

院长

香港城市大学工学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国侨界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客座教授。

韩培刚教授拥有近三十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研发经历、多家企业技术服务和工程建造经验,曾任中国金属工业总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工程师、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高级研究员,8年后主要从事材料表面技术的应用开发和太阳能光热与光伏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工程建造工作。年起任内蒙古圣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拥有中国专利技术5项。承担主持过的科技项目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市科技项目、深港“创新圈”科技计划项目。

近些年,韩培刚教授主持了两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主持的中高温槽式太阳能光热技术利用项目被列入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支撑项目。

仇明侠

副院长

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获得者,浙江大学博士,8至年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和深圳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出站后就职于南方科技大学,现任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钙钛矿微纳米材料和发光器件的制备,氧化锌、ITO、石墨烯等透明导电类薄膜以及纳米材料的生长及其光学性质研究,薄膜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参与和主持了包括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

刘清侠

特聘教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C5MPT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终身教授,国际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现任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和应用工程中心主任。

刘清侠教授是矿物加工和油气开发领域的权威学者,其对物质表面和界面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见解,在资源利用、石油和矿山开采及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及新材料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篇,获美国专利授权27项,中国专利授权20项,其中大部分成果得到商业应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孔令兵

特聘教授

深圳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人才,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年至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0年至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担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及副教授等。

已发表科研论文余篇,英文著作5本。主持及参与新加坡教育部和国立基金项目多项。

王志忠

特聘教授

兰州大学半导体专业学士,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微电子系统设计硕士,法国里尔大学电子学博士。

具有三十年半导体行业的从业经历,曾就职于飞利浦、恩智浦、意法爱立信等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历任芯片研发、市场及管理岗位。回国后创立北京唯通科技,曾作为深圳九音科技核心成员负责芯片设计业务,对国际和国内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有深入了解。在研发方面,从事射频芯片及音频芯片设计开发多年,实现了多款芯片从定义、设计、封装测试到量产的商业应用。曾参与九十年代欧共体半导体振兴计划PROMPT,负责的3Doxidization和MOSFETPiezo-resistivity的模型研究和相应仿真工具的开发。

目前专业方向主要包括射频集成电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芯片架构等,发表多篇半导体相关学术论文。

唐泽国

副教授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C类人才。兰州大学学士,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日本埼玉大学工学博士。历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助理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特任助理教授。年4月至年3月任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成都研发中心钙钛矿技术总监,主持钙钛矿电池项目研发工作。

主要从事硅异质结电池、化合物薄膜电池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已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已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主持及参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基金项目多项。曾获日本文部科学省国费奖学金,EUPVSEC年最佳海报奖,AP-HOPV年WeilyPrize,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年科技创新铜奖。

安红雨

副教授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委员。东北大学RAL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士、硕士,师从王国栋院士;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曾就职于日本世界前强企业日挥株式会社,历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主要从事磁性纳米薄膜,自旋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Communications,ScienceAdvances,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等领域内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申请日本专利1项。年获得日中科学技术交流协会中国留学生研究奖励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高端人才启动项目1项。担任NatureElectronics,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审稿人。

滑动了解下一位老师

作为一个工科生

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

同时也要善于实践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验

实训、实验中心的妙趣!

微纳及集成电路工艺实验室

↑实验室超净间

←实验室一角

以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基础,下设集成电路制备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EDA)实验室、应用芯片实验室、芯片测试实验室等实验室。主要研究微纳芯片及加工、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实验室由政府及学校投入上亿元重点建设,规划面积达0平方米。实验室将携手中芯国际等国内知名企业,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师,致力于国家所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器件及芯片的研究及产业化。

晶体生长与检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一角

←泡生法蓝宝石单晶生长炉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筹),致力于第三代半导体、宝石材料、超硬材料、激光材料等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完善晶体的检测与鉴定技术,推进晶体生长与检测的标准化,包括大尺寸金刚石单晶CVD生长和应用,大尺寸、高质量蓝宝石单晶生长与设备开发,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和设备开发,晶体材料和珠宝的检测与鉴定技术等,同时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检测与鉴定服务。

太阳能系统及智能微网技术中心

↑串焊机

↖集热器测试系统

←学生进行电池片

电压电流测试

前期着重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风光储多能源互补系统及高效太阳能组件。中期将逐步开发光伏离并网发电智能逆变控制,实现用电侧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消纳以及与电网的协调控制。中心配有太阳能系统电性能测试、逆变器效率测试、太阳能电池IV曲线测试、量子效率测试,精度太阳能模拟器、组件层压机、红外串焊机等设备,并从瑞士购置了十几套新能源系统的专业设计软件Polysun,以及光伏系统设计专业软件PVsyst。

薄膜与表面工程中心

薄膜制备系统

←薄膜制备

学院的重点实验室之一,以薄膜技术与薄膜物理为基础,发展多种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运用表面工程技术发展薄膜材料应用技术,研制新型太阳能电池、激光器、柔性电子、超硬刀具等。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有机无机钙钛矿薄膜及其特性,二维薄膜材料石墨烯、硫化钼、氮化硼、金属网柔性透明导电薄膜、金刚石薄膜及其相关材料等。

四年耕耘

学院首届毕业生

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一起来看一看吧!

今年,学院级本科首届25名学子考研喜报频传,截至目前,已有8名同学金榜题名。深造院校包括德国耶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考研录取率高达32%!

首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名单

1

黄靖茵

德国耶拿大学

2

傅歆然

香港理工大学

3

张杰培

复旦大学

4

周纯丽

华中科技大学

5

陈辰

深圳大学

6

蒋尚恩

深圳大学

7

伍世豪

深圳技术大学

(深大应用技术学院)

8

陈嘉敏

(保送)

深圳技术大学

(深大应用技术学院)

点击阅读:

喜报!我院首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创佳绩

级光源与照明1班周纯丽中共党员,大学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工匠之星、校长奖、各类科创竞赛奖项,深圳技术大学首位获得国家奖学金得主,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

级光源与照明1班陈嘉敏大学在校期间多次获科创竞赛类奖项、工匠之星,成绩优异。

光源与照明1班吴煜皓在校期间多次获得科创类竞赛奖项、工匠之星、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等奖项。

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班陈志仁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入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是学校首位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论文的本科生。

点击阅读:

深技大本科生在国际期刊发表英文论文

级光源与照明1班张一岚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工匠之星、校长奖等奖项。

科研成果

学院秉承教学与科研并重

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开发并进

鼓励师生在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同时

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及技术成果产业化

自年起,以深圳技术大学为依托单位、学院教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SCI论文共计41篇,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纵向项目及科研启动项目共计30项,企业横向项目共计4项。近期,学院多位教师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呈现“井喷”现象。

点击阅读:

喜报!深技大的这个学院近期科研成果现“井喷”!

人才培养

更多的机遇和无限的可能

来源于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校企及产业合作

学院注重探索校企双方优势,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已经与比亚迪、中芯国际、聚飞光电、瑞波光电、周大福等44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了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年,学院成立全校首个校企合作班——“聚飞光电班”,并设立了聚飞光电班奖学金

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

●国际合作

学院目前与德国特里尔应用技术大学、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瑞士伯尔尼应用技术大学等世界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功举办各类交流活动。

年学生赴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参加冬季实训

年学院20名学生参加由深圳技术?学和瑞士伯尔尼应用技术大学联合组织的暑期中瑞学生实训营

●实习实训

学院充分利用本科生寒暑假,积极组织学生赴国内外一流企业参观实习,便于学生尽早接触和了解相关企业,为未来就业提供有利的帮助。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实习40人次,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学习余人次。

比亚迪股份中央研究院实习

周大福实习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河源基地实习

中芯国际实习

师生获奖情况

在年广东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活动竞赛活动中,级光源与照明专业光源1班团支部“共同抗疫,志愿你我”获得省级“百优”项目,级光源与照明专业新能源1班团支部“五四青年有担当”获得省级“千入围”项目。年,助理教授杨帆博士在第十二届深圳市创新创业大赛中凭“可长效水下固气的高耐磨超疏水涂层复合材料技术(HARSHI)及应用”项目获得新材料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三名,总决赛三等奖。年,杨涛博士指导本科生团队项目“新型刀片锂离子超级电容器极速储能系统”成功晋级挑战杯省赛。

学生活动剪影

在体育竞技中

强身健体、锻炼意志

在文娱活动中

提高情操、展示才艺

在国际交流中

提升文化修养、培养综合素质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团支部风采大赛、校综合运动会、体育文化节、校长杯体育系列竞赛、高桌晚宴、巴伐利亚之夜等各类活动。

团支部风采大赛

“校长杯”足球赛

“校长杯”排球赛

“材料杯”篮球赛

新生高桌晚宴

关于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吗?

欢迎在评论区咨询哦!

逝者如斯,惜时如金

但求知己,盼君来兮!

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

来源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模特

曾琼莺谢行

摄影

陈彩盈陈美臻

文字整理

吴文婷

排版

张玉涵

责编

汤悦

校对

建丽

审核

钟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gs/541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