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夏rdquo一站,同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夏”一站,同济SUMMERINTONGJI

走过春的明媚旖旎

迎来夏的热烈张扬

生机勃勃的同济校园

绿叶繁茂,微风轻柔

日光鼎盛,人影跃动

“夏”一站,同济

年暑期学校活动

如约而至

我们在这里

等风来

等你来

01

活动目的及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全国优秀学生暑期学校旨在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优秀学生对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了解,同时作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选拔推荐免试硕士和直接攻博研究生的方式之一,对学员进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核。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本次暑期学校拓宽招生范围,继续实行研究生统考自主招生模式,欢迎跨专业的优秀本科生申报。

本次暑期学校拟择优招收90名学员,报名申请工作从即日开始,欢迎全国优秀学生踊跃报名!

汽车学院简介

汽车学院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科研与教育核心功能的承载体。汽车专业设立于年,汽车学院成立于年,首任院长为万钢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科技部前任部长)。短短30年内,汽车学院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世界一流学科为发展目标,以科研教学为发展基础,以立德树人为发展根本,快速成长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空气动力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全国高校中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影响力广泛的汽车学院。

汽车学院拥有专职教师队伍90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32人,博士学位比例超过96%,外籍教授6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教育部节能环保汽车创新团队1个,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专家1人,万人计划专家2人,计划和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3人,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汽车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和李骏、美国国家发明院院士郑剑平、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等一批中外汽车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和客座教授。

本专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依托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的4大国家级科创平台,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中瑞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创新引智基地的3大国际级科创平台,上海科创中心-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功能型平台、教育部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交通工具空气与热模拟风洞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4大省部级科创平台,国内第一个依托高等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基地,积极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前瞻技术研发和重大产品开发,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年以来,本专业承担国家计划、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重点专项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超过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18亿元,获国家科技二等奖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奖励8项,燃料电池轿车研发填补国家空白,获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立足于世界科技前沿,创新成果在上汽、一汽、长安等汽车骨干企业广泛应用,圆满完成科技奥运、科技世博等新能源汽车重大示范活动。

汽车学院目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人、硕士生人、博士生人。本科培养为双外语五年制,以德语(或法语)、英语的双外语教学为培养特色。本专业面向汽车整车、能源动力、智能交通等行业,依托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3大学科,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人才需求,形成了汽车工程、车用能源与动力、汽车电子与智能等特色方向,构建了完备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汽车学院与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华为、联合电子、一汽大众、大陆集团、吉利汽车等国内外多个知名汽车企业合作,建立了学生走进企业实践、工程师走进高校授课、汽车预备工程师联合培养等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年车辆工程(汽车)专业再次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内领先的车辆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汽车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拥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基地和智能与电控汽车创新基地,组建FSAE赛车、DIANRacing赛车、EP节能车、智能自动循迹车、创意车等五大车队,每年创新经费高达万,本科生覆盖率80%。创新车队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恩智浦智能汽车赛、本田宗一郎杯节能竞技大赛、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SHELL环保马拉松节能车大赛、日本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等重大赛事,获得国际级及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累计70余项。

汽车学院本科生的就业落实率超过99%。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联合电子、德尔福、沃尔沃、菲亚特、大陆集团等世界五百强及全球知名汽车企业,薪资水平居国内前列。继续深造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巴黎高科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欧美及国内一流大学。

汽车学院高度重视与国外知名院校开展双学位硕士培养项目,立足学院自身特色,搭建全面的国际交流教育合作平台,与包括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波鸿鲁尔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大学、奥地利格拉兹大学等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实施双硕士学位培养,建立了全英文课程综合大平台。汽车学院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活动,包括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国际交流、基于国际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国际交流、基于中德学院基金教席的研究生培养与国际交流等。自年以来,出访交流学生数近千人次,占学生总数约45%。通过多方位的国际交流,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

学院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gs/5421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