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风采首届经济学院本科生优秀学术论

学术论文评选经过紧张的筛选和精心的筹备,激动人心的经济学院首届本科生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大会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终于在5月20日上午九点,于经济学院泛海楼如期举行。本次大会共产生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参与大会的评审老师有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晓月老师,经济学院助理教授李怀露老师,副教授全骐老师,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老师,公共经济系副系主任孙琳老师,经济学院副院长田素华老师和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徐明东老师。本次的活动规则为每次先由入围一、二等奖的同学就自己的论文进行20分钟的学术报告,再由评委进行10分钟的提问和点评,同学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评委根据该同学的表现进行打分。首先由刘瑾同学向各位评委就自己的论文作了简要介绍,她与秦若冰同学合作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益分析》。刘瑾同学首先介绍了自己撰写论文的主要实证内容:1、基础设施的产出效应及其弹性估计2、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的产出效应及协同效应3、基础设施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之后,通过对几位学术界专家与经济学人士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观点和研究的引入,刘瑾同学接着论述了本文的研究难点。她对于上述的几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提出了质疑,认为上述研究大多没有控制基础设施变量的内生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她在论文中使用了工具变量和GMM的方法,以此来解决可能遗漏的内生性和遗漏变量问题。并且,刘瑾同学提出,由于中国缺少权威性的基础设施存量统计数据,现有研究中一般采取流量数据或估算数据来替代,所以数据估算上仍有问题。另外,现有的很多研究都忽视了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这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难点。之后,刘瑾同学针对这些难点,介绍了她自己在论文中的解决方法。对于资本存量估算这一问题,她选取了年作为基期,并选用了永续盘存法来计算资本存量。对于当年投资I,她采用了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对于基本资本存量K,采取了张军等人在年的论文中的假设,即用一个固定的比例去除初始年份的投资数据;对于折旧率,则是在现有数据基础上,按照三类固定资本占比进行加权来计算、分类。在介绍了其研究方法后,刘瑾同学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她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加入了基础设施这一生产要素,并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对贸易依存度、政府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做出了一定处理。在得到图表之后,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对于基础设施的产出效应及其弹性估计,刘瑾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基础设施产出弹性约为0.,在该领域投资仍然是有效率的,并且基础设施越完善,吸引FDI的能力越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刘瑾同学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国际贸易与基础设施存在着一种联系。另外,社会基础设施产出效率在东部与中西部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刘瑾同学得出的论文结论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有效率的;两类基础设施均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二者存在着协同效应;经济基础设施在东部的产出效率比中西部更高,这与对外开放程度有关。评审老师点评:李怀露老师:研究十分精彩,但存在一点问题,主要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立刻实现GDP增长,社会资本也不可能立刻作用于GDP。沈国兵老师:首先是论文本身比较缺乏新意。另外,对于交互项的认识,理解有一点偏差,交互项应该是相互作用的。还有关于滞后期的问题,静态肯定要考虑的,但动态就不需要了,可以考虑同时做静态和动态。孙琳老师:选题角度不够创新,因为以往同样的文献也有很多。另外论文中没有考虑到重大事件的冲击,比如和年的金融危机。对此,刘瑾同学做出了一定的回答:本篇报告与以往文献得出的结论有很大不同。另外,如果考虑用一个事件作为外生变量,但各省的政策不同,各地方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量没有准确数据,分析结果难以得出。第二篇论文是由华凌昊、张剑宇同学合作完成的论文《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非线性关系探讨——基于ZSG-DEA模型与超效率DEA模型》。华凌昊同学论述了自己的理论背景和建构模型,分析了碳排放量和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之间的关系。华凌昊同学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有几个研究方法,包括直接使用碳强度,使用DEA-BCC模型,使用Slack-Basd模型。在本篇论文中,他主要选取了人口、能源消耗总量、资本存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投入变量,GDP作为产出变量。对于资本存量的计算,华凌昊同学主要采用张军等在-间省际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获得每年各省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折旧率。各省第一期资本存量。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采用各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各种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和各省各类能源消耗量。之后,华凌昊同学具体介绍了他的分析方法。他通过ZSG-DEA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改进了林坦使用的迭代法,提出一个新的评价碳排放效率的方法,即两步分析法。第一步,先用ZSG-DEA模型迭代出有前沿;第二步以有效前沿为基准,对DMU的效率作出评价。各省排放量等于max()即都有效,介于以和max()则只达到ZSG-DEA有效,小于1则两者皆无效。可以发现我国最有效的是华东和中南地区,其次是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最无效的是西北地区。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能源消耗结构、第三产业占比、工业产业内部结构、研发支出、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外商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首先构建模型1,只包含人均GDP的对数,其平方项和三次方项。然后在模型2中加入了powr,srvic,induststruc,fdi来分析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得出碳排放效率与人均GDP的对数值存在着非线性的三次关系,发现沿海几个省市人均GDP处于正N型曲线的上升区间,其余处于正N型曲线的中间区间。通过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分析得出其对碳排放效率产生负影响。华凌昊同学认为课题中仍存在可改进之处,关于碳排放效率的评价方式、经济增长模式和贸易模式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最后,华凌昊同学做出总结:提高碳排放效率的实质是摒弃外延性产业,因此要大力发展内涵性经济,并通过持久的科技进步转变比较优势。评审老师点评:沈国兵老师:研究做的不错,而且方法比较创新。李怀露老师:这篇论文里用的是两步法,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验证一下?第三篇是陆俊霏同学的论文《污染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学研究——以沪市八大重污染行业为例》。陆俊霏同学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设计抽样实验,之后结合手工收集的样本企业的相关报表、报告书等,用计数法、打分法衡量其环境披露程度并制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首先她在样本选取上根据行业做了具体的划分,之后根据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中披露的程度具体打分,最后将各样本企业打分情况汇总。根据上述的方法思路,最后得出结论:1、我国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同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2、我国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程度不充分。3、公司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更加偏好于从独立环境报告中获取信息,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最常用的披露位置是补充环境报告,两者在供与求上存在矛盾。评审老师点评:孙琳老师:这是唯一一个没有用模型的论文,感觉很好,语言轻松活泼,能够清楚展示。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经济学的落脚点在哪里?2.分行业的环境污染程度不同,那么环境污染程度是否与环境披露有关呢?披露出来是否就一定能够在环保方面做得好呢?对此,陆俊霏同学回答:这是第一期研究,后续研究会涉及经济学。田素华老师:这篇文章和本科生的能力是相匹配的。但有几点问题:1.论文写得还是像实践报告,并不像论文,图表可以拿出图,只留表。2.应该提出悖论,让大家思考,这样会更好。徐明东老师:内容上不错,但与选题不匹配,而且一些数据没有具体年份。对此,陆俊霏同学回答:采用的都是14年的数据。蔡晓月老师:这篇论文的形式类似于社会调查,适合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形式主要是访谈,没有经济学框架)最后是刘念同学的论文《“营改增”提升了改革企业的业绩吗?——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年)的实证分析》。刘念同学首先介绍了营改增的具体发展过程,包括其扩围进程和试点行业的税率变化。之后,她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假设:1、与未改革企业相比,改革所涉服务业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显著下降。2、与未改革企业相比,改革所涉服务业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在“营改增”后显著下降。

基于此理论假设,刘念同学采取了双重差分的方法,即基于横向单位和时间序列的双重差异的估计,这种方法有效控制了其他共时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改革企业与未改革企业原本的差异。

最后,刘念同学做出的结论为:1、“营改增”试点使得改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显著增加。2、该积极影响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3、“营改增”减轻了改革企业流转税税负、增加了改革企业的营业收入。评审老师点评:全褀老师:这篇文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ROI是怎么出来的?而且为什么用ROI呢?ROI受很多因素影响(企业债务),或者可以用ROS。2、营改增到底是如何影响企业的?3、为什么一定要用DID?如果这个方法不适合,就老老实实做回归。李怀露老师:这个DID的方法可能就是错的。沈国兵老师:上市企业绩效变好,是上市让它变好了,还是原本企业就很好?这是因果循环,假设证明结论。最后刘瑾和秦若冰同学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华凌昊、张剑宇、陆俊霏、刘念同学的论文获二等奖。获得三等奖的论文是,马佳佳的《从中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角度分析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闾涵加、朱文强的《存款保险制度下浮动保险费率对银行决策的作用机理研究》,何山、王一迪的《劳动力流转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张宇茜的《基于金融结构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陆俊杰、唐文菡的《基于前景理论的上市公司CEO最优薪酬结构研究》以及张新宇、李蕾的《政治关联与中国保险业经营效率——基于DEA法实证分析》。

最后,田素华老师和蔡晓月老师分别为本次活动致辞。田素华老师鼓励同学们在本科生生涯中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的探索,并且表扬了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田素华老师认为,不但研究生可以在经济学研究生做出深入的探讨,其实本科生也是可以在学术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的。本科生应该也有这样的创新精神,并且多加参与类似的学术研究活动。蔡晓月老师赞同了田素华老师的观点,并对日后开展更多的本科生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期望,鼓励同学们日后可以继续积极参加本科生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大会的活动。首届经济学院本科生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大会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经济学院本科生专场在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赞赏

长按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3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