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她曾揣着块钱来四川上大学,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4024.html

年,高中毕业的樊世军揣着块钱,坐26小时火车硬座来到了四川农业大学,就读农学(本硕连读)专业。在校期间,樊世军成绩优异,获得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通知书、拿到国家留学基金委4年资助,然而她却放弃了国外读博的机会。年,她考取了川农大水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如今已经毕业。从年到年,从高中毕业到博士毕业,那个从偏远村庄走出的女孩,早已光芒万丈。

樊世军,在校参与发表SCI收录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4.76;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一等登海奖学金、博士连续三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博士研究生等30余项荣誉。

勇敢开始,倔强前行

初出茅庐,不谙世事,浑身上下块钱,火车硬座26小时长途跋涉,没有异地助学贷款,站在学校新生报名处四处张望不敢作声,这大概是一个17岁的孩子一生中最窘迫的时刻之一。

"那也是最倔强的时刻。"樊世军笑着补充,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就是想读书,想为了命运搏一搏,大不了回乡打工。现在的她感谢川农大浓浓的人文关怀,用贫困生绿色通道向自己敞开怀抱,感谢班主任杨开烈老师一遍遍叮嘱不放弃。这是她成人后的第一次抉择,在不堪的命运面前,她选择勇敢开始。

"我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水稻所,很奇怪,说不上原因,仿佛是有一种魔力。"樊世军说。经历了两年本科阶段的洗礼和锻炼,作为农学院农学(本硕连读)专业的学生,她有幸获得了早早进入研究室的资格。在水稻所从事研究的4年里,她浸润在每一位老师诲人不倦、每一位同学求识若渴、每一位学者追求真理的氛围里,这种氛围在她心里埋下了科研的种子。像每一位优秀的师兄师姐一样,选择留学是她10年间的第二次大抉择。获得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通知书、拿到国家留学基金委4年资助,是她当时给自己青春的答卷。

"我希望将来的任何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需要面临这样的两难,即使有,也请你不要放弃自己。"放弃辛苦争取到的留学资格,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只有当事人知道。樊世军本着对科研的炽热情怀和对母校及导师的浓浓情谊,于次年以第二名的成绩再次考取水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她说,面试的时候,有老师提问,既然已经放弃了国外读博的机会,为什么还要继续回到水稻所?"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读书。"她说道。

但求学问,无问西东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除了紧紧抓住它,还需要用力向前奔跑。"这是樊世军总结10年经历的最大感受。

面对得来不易的求学机会,樊世军显得比其他人都更加珍惜。在学业上,专业成绩第一名、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大学毕业生、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博士年至年连续三年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一等登海奖学金、参与发表SCI学术论文6篇等多项荣誉,是她多年潜心学习和钻研的写照。同时,在个人综合素质锻炼过程中,院学生主干,院青年先锋队党建工作部部长,校农经协会副会长,农学本硕级助理班主任使她的身心和意志都得到了极大锻炼。

特别是博士阶段的学习中,她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科学研究上。人们都说博士即为"圣斗士",樊世军却说博士其实是人生一次思维模式的升华,"这要归功于我的恩师李仕贵老师和钦鹏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她说,有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积累,博士阶段显得不那么费力。当然也有很辛苦的时候,比如实验停滞不前,比如研究方向迷茫未知、比如身体和精神濒临崩溃,但更多的是探索未知的紧张刺激和困难得以解决的喜出望外。她认为,科研不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它是研究者们一次次激烈的思想碰撞,paper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它们是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但求学问无问西东后的附属品。

樊世军说,一路走来,自己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没有出众的美貌,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傲人的履历,没有惊人的成就。但她认为,如果想要自由翱翔,只需要一步步向前奔跑。人生的绚烂风景,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研菌学术讨论群,在群内可以用自己的昵称,广告一律踢;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399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