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本科毕业论文赵强阎云翔礼物的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

GIFTFLOW

作者简介

赵强(-),河南许昌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民俗研究。

摘要

自年马塞尔·莫斯《礼物》一文发表以来,礼物交换日益成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青睐的议题。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田野经验对经典礼物的研究进行了继承、检验与反思,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正是基于中国的“地方性知识”反思经典礼物研究的代表作。本文是对这部代表作的评述,通过评述一方面试图揭示出阎云翔笔下的“中国礼物”对于莫斯以来礼物交换理论的潜在挑战;另一方面尝试反思阎云翔关于《礼物的流动》研究的几点不足。

关键词

礼物交换《礼物的流动》中国经验

目录

一、引言

二、漂泊的礼物:关于礼物交换研究的综述

三、《礼物的流动》概述

四、《礼物的流动》对于礼物研究的挑战

(一)礼物交换的原则:互惠或等级

(二)礼物之灵真的存在吗?

(三)礼物vs商品:对立或统一

五、关于《礼物的流动》研究的几点反思

(一)礼物之灵与人情:形式之分还是本质区别

(二)礼物之“礼”与送礼之“礼”

(三)人神交换:礼物交换的另一种的形式

(四)历史视野下礼物

六、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自19世纪人类学产生以来,人类学家便时常怀有“乡愁”情结,希冀从“遥远的异邦”获得“人之所以为人”的认知与理解。因此“野蛮人”“土著人”的社会与文化便成了人类学家建构自身理论的基本素材,礼物交换研究也不例外。它的发现得益于博厄斯(FranzBoas)对于北美印第安人夸富宴(Potlatch)的研究以及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岛群的礼物交换制度“库拉”(Kula)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01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