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5720156.html
陈平原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近十几年来中国一些大学的发展思路,先是忙着盖“大楼”,接下来炒“大师”。现在是到了思考制度建设的时候了。一定要在“大楼”和“大师”之间PK,我只好选择后者;可实际上,比“大师”更重要的是“制度”。一所大学或一个院系,没有好的制度与风气,很可能日渐平庸乃至堕落。这个时候,即便储存若干真假“大师”,也都不管用。中国大学目前仍然缺钱,但最大的制约,还是文化精神及制度建设。
关于招扩之后的教育质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生产队长”,我们除了派工出活,还能做些什么?我的《中文百年,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新京报》年10月9日)发表后,有好几篇文章回应,其中《中国青年报》的“冰点观察”很有意思:“提及大学,人们往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