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审计事业快速发展。年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习总书记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我国要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也提出了对高层次、复合型专门审计人才的需求。基于这一政策背景,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申请复办审计学专业,既是对未来学科建设的提前准备,也顺应了国家治理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会计学系目前专职教师中有14位老师从事审计方面的研究,在AccountingReview,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ManagementScience,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JournalofBusinessEthics,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AJournalofPracticeTheor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发表审计研究相关的论文多篇,以科研推动教学、教研相长。
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教师近年来获得多项审计领域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其中,杜兴强教授负责申请的“制度变革、非正式制度因素与会计审计行为研究”获得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资助,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首个会计与审计领域内的重大项目[课题];杜兴强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一带一路沿线国中国企业审计治理研究”获得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此外,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在审计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还获得了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与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厦门大学会计学系的审计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包括二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一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在审计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了多项省部级本科教改重大项目。《审计学》课程一直是厦门大学会计学科的核心课程,教学成果得到了国内兄弟院校的普遍认可,课程组编写的教材曾多次获奖;现有会计学科下设四个方向,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CPA)为其中之一;该方向已设立多年,教学成果斐然。厦门大学会计学系还拥有全国审计专业硕士(MAud)学位授权点,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审计实务、审计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在大数据交叉学科建设上积累了大量先行经验,与业界合作,率先在研究生、本科生中开设大数据方面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发起人加入“中国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参与开发“天健财判”的财务舞弊识别软件。这些都为审计学专业的建设做好了先期准备。
复办后的审计学专业培养方案将充分考虑AI技术与大数据给审计学课程体系带来的冲击,对审计理论体系、技术方法、实务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革保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