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不怕长,文末有重点
听说,大三的同学马上要开始准备毕业论文了,而硕博士的日常就是写、论、文。
论文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不但决定期末考试的绩点,还决定能否顺利毕业,甚至影响研究生入学面试,以及奖学金等等……
那么……为什么要写论文?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体现,反映了作者对于某个学术问题的认知情况。说白了,写论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
所以除了应对期末考试和毕业外,其实还可以一言不和写论文、一怒冲冠写论文……
写论文,就是要“写”论文吗?
论文不像作文,可以思考一下直接开写。除了“写”以外,有哪些必须做的事情呢?
实验设计、问卷调研、数据分析……这些,可能都是可选项。
但不管是经管文理法哪个领域,以下都是必须要做的部分:
「确定研究主题、明确分论题、明确文献需求、制定检索策略、检索文献、阅读文献、撰写初稿、修改初稿、定稿」
先不着急着头大,这么多事项归纳起来,其实就是这4个环节:
选题—检索—阅读—写作
也就是说,在动笔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那么,写作到底占了整个过程的多大比重?
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给出了完成一篇研究论文的大致时间分配,其中,建议15%的时间用于选题、20%的时间用于制定检索策略、25%的时间用于批判性阅读、40%的时间用于写作。
选题、检索、阅读、写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方法和技巧。掌握这些方法技巧,可以让论文写作事半功倍。
我们先来简单聊聊选题。
写论文第一步,要确定一个研究问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不仅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更关系着论文写作的成败。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合适的选题并不能指望脑瓜子灵光一现。选题可能纯粹出于兴趣,也可能是社会需要,可能来自日常生活,也可能来自课程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来自其他科研成果的启发。
如果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可以启发思路的工具,来找到更多关联概念。比如,围绕着“就业”这个概念,可以联想到很多相关概念。
将这些概念进一步阐发归纳,可能得到这样的有层级关系的思维导图:
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变成这样:
将这些不同类别的概念组配在一起,比如“本科生实习情况对就业能力的影响”、“高学历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原因分析”,是不是有一个题目的雏形了?
那么,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什么样呢?
好的选题至少应该符合这三点:
可行
创新
有研究价值
可行
选题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要具体、明确,另一方面要求研究问题大小合适、难度适中。
“就业能力的研究”范围太宽,难度太大,限定理论视角(社会投资视角)、研究对象(残疾人)及其他方面(开发)之后,研究问题的范围就更加适中了,不会太过空泛,可操作性也变强了。
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们可以试着把“就业能力的研究”进行限定,比如研究大学生(研究对象)就业能力的结构(其他方面),于是得到这样一个题目:
这个题目,乍一看范围和难易程度都可以。
万一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问题呢!嗯,假如其他研究者都没有想到这个题目,那可是妥妥的创新啊!
创新
选题的创新性,可以指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也可以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或者应用领域的创新。往小处说,自己的研究至少应该有一处是区别于以往研究的。
怎么知道有没有创新?
去图书馆主页,进入数据库导航,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大学生AND就业能力AND结构模型",会看到这样的结果:
原来已经有这么多已有研究,如果仔细阅读几篇,可能会发现这一块已经有相当多且深入的研究了,想有创新并不容易。
有研究价值
选题的价值,一方面指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另一方面指研究应具备理论或应用价值。
理论或应用价值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叫做“经过实际研究才能得出研究结果”?“就业能力”的其中一个经典的定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的,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那么下面这个自己证明自己的题目,是不需要经过研究就能得出的,就是一个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具体来说,怎么判断一个选题是不是可行、创新、有研究价值呢?
如果你还不是领域专家,通常需要通过大量的检索和咨询来确认。对于研究新手尤其是这样。
在拟定一个选题之后,首先自己检索是否有相关、相近研究,然后快速浏览相关研究,大致了解所选题目的范围、难易程度,并确认是否有某些方面的创新和价值。
检索文献时,要注意检全、检准。
在确定检索词时,要注意选取最能概括领域内容的核心概念,并利用布尔逻辑运算符进行组配,同时采用截词符、通配图、精确检索等技巧拓展或缩小检索范围。
通常,在资源类型上,需要检索图书、期刊论文、数据等不同类型文献;语言上,既需要检索中文文献,也需要检索外文文献;此外还需要检索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在此基础上,多向有研究经验的老师、图书馆论文加油站的专业馆员咨询。
以上是关于论文选题的简单介绍。
如果还想知道更多,比如:
在选题方面:
如何发现问题,并提炼科学问题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扩展思路
更多选题实例
在检索方面:
如何全面高效查找期刊论文
如何查找宏观数据、行业数据、公司数据
如何查全相关文献
如何确定检索渠道
如何确定检索词
如何组配检索式
如何选取检索指标
如何评价检索结果
在阅读方面:
如何快速阅读文献
如何获取文献题录信息
如何分析文献引用情况
如何快速梳理某个理论的来龙去脉
如何发现学术热点
在写作方面:
如何高效写作
如何引用他人观点
如何避免涉嫌学术抄袭
如何写作文献综述
如何快速生成参考文献
以上这些干货,都会在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信息素养与知识发现》中详细展开。
这是目前最能系统提升检索与写作能力的课程之一,也是每年每周每天都会用到的课程之一。
学习这些,不仅可以掌握学术检索与写作方法,还可以迅速提升学习能力!
身处信息社会,必备信息素养。
一旦学习,终生受用。
无法选修的同学,图书馆论文加油站会在每学期开展“文献研究方法”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