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圆

甘露聚糖肽针 https://m-mip.39.net/nk/mipso_6086175.html

人文学院届本科毕业

论文答辩工作圆满完成

年5月13日至14日,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级艺术传播系与舞蹈学系共43名同学分别于综合楼教室与阶梯教室完成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本次答辩工作根据专业方向共分为三场,第一场为13日上午进行的艺术传播系专业论文答辩,参与本次论文答辩的有马明教授、张朝霞教授、黄昭文副教授、赵玮副教授、王梅副教授、梅雪副教授、常耀华、蔡雅娇、王康九名答辩委员。第二场为14日上午进行的舞蹈学史论专业论文答辩,出席本次答辩的有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副教授、贾安林教授、慕羽教授、王昕教授、毛毳副教授、杜乐副教授、闫桢桢、王柯月八位答辩委员。第三场为14日下午进行的舞蹈学科学专业论文答辩,参与本次答辩的有人文学院院长温柔教授、高云教授、刘岩教授、李北达副教授、胡琰茹、薛晶晶六位答辩委员。答辩工作在严谨认真、有条不紊的氛围里圆满完成,为同学们的本科学习生活画上了句号。

-部分答辩委员-

自年9月论文开题以来,人文学院院系领导非常重视毕业论文情况,以专人负责毕业论文相关工作,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严格把关学术内容和学术规范,在学校督导组的监督和两位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任务。同学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结合自己四年来专业学习、实践,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地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认真的态度下完成了论文的撰写,为此次论文答辩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保证。论文答辩过程中,同学们就自己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主要结论等几个方面结合PPT,逐一对自己的论文展开宣讲。答辩委员逐一进行点评和提问,就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答辩现场-

-17级舞蹈学系班主任王昕-

-17级艺术传播系班主任王康-

艺术传播系5.13综合楼

艺术传播系同学们的论文选题涵盖了戏剧、舞蹈、博物馆、剧院团等多个研究方向;包括了传播路径、营销推广、受众研究等多个研究视角;针对“粉丝经济”“云演艺”“新媒体平台”“跨领域合作”等当下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探索;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使论文更具说服力。

舞蹈学系史论专业方向5.14主楼

舞蹈学系史论专业的同学们的论文选题涵盖了舞剧、舞蹈剧场、舞蹈影像、秀场舞蹈、环境舞蹈等多个研究方向,分别通过身体美学、凝视理论、悲剧意识、“假定性”手法、古典哲学等理论工具,利用形式分析、比较分析、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创作、表演、教学等多层面对研究对象的人物形象、空间叙事、艺术特征、两性关系、观演关系进行探究。

-答辩主席王欣副教授宣布答辩结果-

舞蹈学系舞蹈科学专业方向

5.14主楼

舞蹈学系舞蹈科学专业方向同学们的论文选题主要聚焦于舞蹈专业学生的体能、舞蹈专业动作技术技巧、大众身心健康促进等方面的舞蹈科学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了舞蹈专业大学生、中小学生、久坐上班族等,同学们应用舞蹈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论文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提高本体感觉功能、灵敏素质、脊柱骨盆整合运动、踝关节机能等辅助训练理论和方法,趋步侧空翻、摆腿跳、双飞燕等中国古典舞动作技术的力学分析与辅助练习科学方法,缓解上交叉综合征的舞蹈练习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答辩主席温柔教授宣布答辩结果-

在答辩委员的提问环节中,各位老师对同学们的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设性的意见。小到论文格式,大到内部逻辑,老师们对论文中还需完善的部分给予了悉心的指导。通过此次毕业生论文答辩,全面检查了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此次的毕业论文答辩不仅是毕业生们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同时深化了学生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拓展了研究视野,为毕业生们升学和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人文学院艺术传播系合影-

-人文学院舞蹈学系史论专业方向合影-

-人文学院舞蹈学系舞蹈科学专业方向合影-

四年的学习生涯就要渐渐画上句号了,大学的生活必然会成为同学们最难忘的回忆。毕业论文答辩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求索生涯的结束,作为人文学院一份子,愿同学们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散发自己最大的光和热。人文学院级本科毕业生衷心感谢所有支持、培育过我们的老师,是您们的辛勤教导、无私付出,才让同学们有了一步步的成长。同学们必将铭记师恩,砥砺前行!

文字撰写

林康馨

图文编辑

蔡均适

责任编辑

吴云

审稿

王欣

核稿

温柔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20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