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名研究生毕业,来看看最感人的图片是哪

“扎心的毕业季!”看着身穿学位服,在校园里到处拍毕业照的师兄师姐们,人文学院硕士二年级学生张扬感慨到。

国科大

那些年

每年7月初,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玉泉路校区都会迎来这样一批国科学子,他们从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汇聚而来,在这里,亲历学位帽的流苏从右至左被扶正的神圣时刻。那一刻定格了成长的磨砺、收获的幸福和离别的感伤,那一刻成为了毕业生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重要记忆。从这天,走出校门,每一位UCASer将迎来人生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留下你的欢笑,写下你的故事……让我们微笑着与母校道声“期待再相遇!”

毕业那天,国科大的学子们这样说

盘点毕业典礼上的温情瞬间

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在年学位授予仪式上动情地说:“每所大学,一年会有两个收获季节,一个是开学季,她收获充满求知欲的莘莘学子;另一个是毕业季,学子们收获知识、理想、成长与爱情。这是大学的幸福所在。此刻,我们就处在这样的幸福时刻。”

丁仲礼校长致辞杨天鹏摄

这个七月,国科大再次迎来“丰收时刻”。年度共有研究生学位人被授予研究生学位,其中授予名学生博士学位,授予名学生硕士学位。今年授予学位的学生中,有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有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被EI(工程索引)收录,十名学生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发表了论文。

导师代表为学位获得者代表扶正流苏周晴摄

同学们脸上满溢喜悦刘艳萍摄

学位授予仪式上,有温暖有感动,有欢乐有幸福,他们讲述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也给了我们坚持的力量。

离开,带着长辈的嘱托

在国科大,平易近人是一种习惯。学位授予仪式现场,导师们充满温情。“扶正流苏”时,有一位学生的学位帽没有固定好,身后的老师立即帮她扶正帽子,直至环节结束;国科大党委书记张杰院士站在“国科大朋友圈”的背景板后与一波又一波学生合影,共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杰哥”笑得很灿烂;人文学院的硕士毕业生白杨捧着刚刚获得的学位证书,请丁仲礼校长在封皮上签字后心情非常激动,“在这样的闷热的天气下,丁校长能够一一为这么多同学签名,让我们感动又心疼。就像丁校长在致辞中讲的‘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校领导的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在践行着这种精神”;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的导师特意为了学生的学位授予仪式赶回北京,只为充当摄影师,为自己的学生们拍照留念......也许若干年过去,许多记忆都会黯然失色,但老师们平和而慈祥的模样将会永远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张杰与学生在“朋友圈”合影杨天鹏摄

丁仲礼和学生们合影杨天鹏摄

郭正堂与学生在“朋友圈”合影

王艳芬与学生合影刘艳萍摄

穆荣平、霍国庆与学生们合影

“看,这就是我的女儿女婿。”在碧绿的草坪中,一位父亲为笔者介绍着一对身着红色学位服的博士夫妻,激动而兴奋。“我以前在国家天文台工作过,小时候经常带着女儿去我们单位转转。她觉得挺有意思,大学就选择了相关的专业,一直读到现在。”“女儿”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张玉衡,毕业后将留在天文台继续工作,“女婿是学习太阳物理专业的,九月份要去德国再深造。”谈及女儿女婿,父亲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不过,选择这个行业也意味着选择孤独。”张先生话锋一转,“在这个高精尖行业中,与其跟别人竞争,不如想着怎么超越自己。”他坚信,自己的后辈们一定走得更快、更远。

一家“天文”工作者周晴摄

离开,满载着丰硕的果实

在国科大,优秀是一种习惯。博士毕业生朱弘明,就是这群优秀学子中的一员。

从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标兵、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国家奖学金到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朱弘明几乎包揽了所有可以拿到的荣誉。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国科大硕博连读的五年中,醉心于科学事业,已发表8篇sci科研论文,影响因子超过35,另有4篇在投,被同学们称为“学术大神”。从国科大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终点,朱弘明将从国科大出发,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继续探索无限神秘的星空和宇宙。

朱弘明(右二)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拍起了“朋友圈”

离开,在爱与希望中继续前行

在国科大,真情流露是一种习惯。亲情、爱情与友情,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

中科院微生物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生Prakriti抱着刚刚满月的女儿和专程从尼泊尔赶来的婆婆一起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合影。那一刻地开心幸福,让旁观者也为之动容。

在博士的最后一年,Prakriti的女儿降生在中国。“Hellototheworld,BabyPralekha.Twolittlehandsandtwolittlefeetblessedourlifewithbeautifulhopesanddreams.”女儿出生后,这位新手妈妈在朋友圈里写下这么一段文字,字里行间是浓得化不开的母爱。“她的降生点亮了我的生活”,Prakriti全神贯注地看着女儿,笑着说道。

通过四年的辛苦努力,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Prakriti在中国收获颇多,也爱上这个古老的国度。“中国大力支持留学生来华科学研究,我所在的微生物学领域尤为如此。我的丈夫之前一直鼓励我选择UCAS,未来他也会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谈及丈夫,Prakriti一脸甜蜜,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

Prakriti抱着刚刚满月的宝宝和专程从尼泊尔赶来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婆婆合影周晴摄

当问起毕业时的感受时,电工研究所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王磊说到:“你读过《博士受难记》么,里面的困难我全都经历过。”描述起博士道路的艰难与不易,他打趣说道。眼前这位高高瘦瘦的男生,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的太太挺不容易的,她带着女儿在河北生活,平时的家务也全靠她。”谈及妻子,王磊除了爱,更多是歉疚。“不过顺利毕业后就好啦,我可以多承担一些”。

回顾读博经历,王磊坦言并不轻松,但所历经的艰难在毕业之时全部化成人生的财富。父亲活泼,女儿可爱,父女二人在人群中分外抢镜,俨然成为当日玉泉路最抢眼的“明星”。这位毕业典礼上旁人羡慕不已的人生赢家,怀着对妻子和家人的深深感恩继续前行,相信他的未来会更加幸福与美满。

王磊一家周晴摄

“我在这儿六年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科技考古专业的博士生王婷婷如是说,“人生要有仪式感,感激学位授予仪式,为我们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今天起,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专业毕业生崔爽说。未来虽有千难万险,但仍要保有一颗执着与坚强的心。

RajaMuhammadAfzal,巴基斯坦留学生,年来到国科大攻读博士学位。当问及他最想对国科大说些什么,他说“我的导师张香平(国科大岗位教授、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对我的学习、生活帮助很大,我非常感谢国科大、研究所和导师提供的科研平台。”他的妻子Anyi,是国科大经济专业的在读博士,还有两年也将毕业。他们的小女儿两个月时来到中国,现在3岁半,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巴基斯坦留学生RajaMuhammadAfzal一家李桂馨摄

一万余名UCASer将从这里踏上人生新征程,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继续着母校的骄傲与荣光!丁校长说“在前行的道路上,母校将一直与你们相伴”!绽放吧,UCASer!我们一定会在距离真理最近的地方再相遇!

前方高能,来看看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你入镜了吗?

在毕业留言墙写下自己的名字李桂馨摄

我也是UCASer杨天鹏摄

书记校长给我留言啦刘秀芝摄

不说再见刘秀芝摄

自拍神器我真神气

今天我毕业!

毕业=阶段性胜利

我和郭先生合张影

穿上学位服我也舞起来刘秀芝摄

我从朋友圈里走出来

爸妈和我一起秀有校领导点赞的朋友圈

人生赢家到处有

宝宝你看你有一个博士妈妈刘艳萍摄

爷爷为我扶正流苏刘艳萍摄

全家都来见证我的毕业

朋友一生一起走

如花绽放的博士们刘艳萍摄

我们是好兄弟李桂馨摄

我为自己点赞刘秀芝摄

让学位帽飞一会吧李桂馨摄

青春飞扬梦想起航杨天鹏摄

学位获得者代表合影刘艳萍摄

看官可有什么想与果果分享的?

投个稿告诉我吧~

投稿邮箱:wechat

ucas.ac.cn

文字:周晴韩扬眉

美编:叶超

校对:张一婧

责任编辑:尚琼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