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择校与定专业
(1)我本科是工商管理类的专业,但是在本科学习的过程发现多偏于理论知识学习,个人感觉兴趣不大,了解到管理学院还有一个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这个专业我觉得可以学到更多的技术层面。选定专业以后,就开始选学校,个人倾向于热门地区,以上的学校,想去看看大城市,同时以后就业也会更加方便,因为学校的本地区优势再就业时候也很重要,大城市当然选择魔都,但是为了提高成功率,学校就不能太高,当然有实力的同学可以冲冲交大复旦同济,筛选后在上大和东华中纠结,但是上大热度太高了,就选定了东华大学,一所中流,在跨地区,学校,专业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上岸,选定这个学校还是比较符合我的预期。为什么讲了这么多的选校与定专业,因为你的选择会直接的影响你的上岸率,就是人家说的选择大于努力,所以大家要衡量好自己的目标与自己的实力。
(2)东华的管科是管理学院最热门的专业,考研的报考热度也在不断上升。就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来看看报录比情况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报考人数大概在多人,并且推免人数比例巨大,虽然招收50多人(20年扩招一次)但是推免人数达40人左右,统考名额就10人左右。19年复试线为,20年复试线为,21年的复试线为,属于上下波动的情况,主要波动的原因之一为专业课试题的变化,21年考研改过考纲,题目难度有所下降所以大家也不必看到的线而感到焦虑。
2.关于考研初试
英语:英语是一门不能通过短时间大幅提高的学科,所以大家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最好细水长流,才能获得高分,突破瓶颈。考研的时候主用资料为考研真题,推荐书籍:考研真相。真题是十分重要的,这本书将每句真题都进行语法解析,都会将本文的生单词罗列出,也可以作为背诵单词的辅助书,把真题吃透才是真谛。
唐老师的阅读一定要看!可以给自己一个新的思路。我是一开始自己做真题,做了一阵子就发现遇到瓶颈,发现别人的做题方法确实借鉴。
当你发现看了视频做题后又达到一个瓶颈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建议是将每篇文章,一字一句开始翻译,并对照配套的译文,看看哪里有问题,所看之处,寸草不留!
数学:我们初试科目为数学三,分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高数武忠祥没有废话,精简,比较有意思,“经典错误,标准的零分”,有点上头,哈哈,而且思路清奇,颇受良多。
线代:永乐大帝,但是我第一次听其实感觉不太好,可能永乐年纪也不小了,听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解题思路十分清楚,手写的ppt很有特色,能学到很多东西。
概率论:王式安,老王这人能处,也是比较有意思,经常听他当组长的事情,题目做着做着来一句伤身体,笑死。玩归玩,闹归闹。老王带来的命题组长视角对我们用处还是不小的。
时间安排:第一轮3-6月:基础知识,练习题,推荐汤家凤的基础篇+李永乐团队的。题后来的题目质量其实不高,可以选做。
第二轮7-8月:李永乐+二刷
第三轮9-10月:真题演练(推荐近二十年的,细刷近五年的)+李永乐+将之前错题目拿来再做
第四轮11-12月:李林(可以进行答题演练,专项训练)+李林四卷八卷(重点)+李永乐六卷(较为基础)+合工大(学有余力)这个时间点各类试卷都有,大家也不用盲目什么都做,做完也不要扔一边,更重要是复习,错题整理,在这基础上做点新题,了解一下新题型。
政治:因为好久好久没碰过这东西,从小政治就不好,要麽写不出话,要麽写的话得不到分。8月底开始复习政治,一开始看视频找找感觉,配套肖秀荣一千题和精讲精练,当时头看炸,其实没记住也没多大关系,肖四(一定要背到位,虽然背诵过程很痛苦,反反复复背诵,最好考题目材料也要熟读一下,今年就反串了)、肖八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