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代的便捷设施古人是如何讲究卫生的

看看现在的便利设施,我就不喜欢古代,因为古代的沐浴洗澡没有现代这么方便舒适。但是,古人也是非常讲究卫生的,他们是如何洗澡洗头的呢?

  据说斯里兰卡的韦达人从不洗澡,我们还知道一些部族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如果说野蛮人不讲卫生,科克船长年却报告说塔希提人“除饭前饭后漱口洗手不算,不论男女每天都得洗三回澡——起身后、中午、就寝前”。

  欧洲人呢?年还有一位德国作家说,他遇见过一生没有洗过一回澡的同胞。古代世界的洗澡是一种眼花缭乱的文化现象。

  古希腊人洗澡的勤快和我们现在差不多,,旅客投宿,第一件事是洗澡。至于罗马人,他们喜爱在公共澡堂出名,而且,他们的澡堂的确是一种奇迹,也许我们现在还赶不上。

  例如公元年至年的卡拉卡纳澡堂,里面能洗热水浴、温水浴和冷水浴,有按摩和修指甲的小店,一个健身房,还设有图书馆和演讲厅,陈列美术作品。每天去一回是普通市民的标准,有闲阶级每天要去个五六回。

  早期中国人谈不上爱洗澡,《礼记》的规定是五日洗一次澡,三日洗一次发。大约宋元时期,中国人洗澡特别起劲,正好让马可·波罗赶上了,他说杭州“所有的人,都习惯每日沐浴一次”。

我老觉得除非他描写夏天的情景,这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然而还有一本《朴通事谚解》描写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公共澡堂,颇能支持他的看法:“到里间汤池里洗一会儿,里间睡一觉;又入去洗一洗,却出客位里歇一会儿;

梳、刮头,修了脚,凉完了身;已时却穿衣服,吃几盏闭风酒,精神别样有。”这时的公共澡堂还有挠背、梳头、剃头、修脚等服务,收费低廉,很有现代澡堂的模样了。

  农村的庄稼人和富豪家里的闺秀,卫生条件就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未来有人提问,“古人是如何讲卫生的”,你知道工地上的工人和时尚达人没法比,那就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下,多半回答的是“大家闺秀”,那我就把大家闺秀和普通女子一起回答,以免让穿越爱好者误会古代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古代女子洗澡吗?

  古代女子洗澡频度不一样,北方人和南方人洗澡频度不一样,夏季和冬季洗澡频度不一样。通常来讲,夏季需要每天擦洗,而冬天往往是一两个月一回。这在现在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的。大家闺秀冬季洗澡的间隔要短很多,但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则只能等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洗。

  男子有澡堂,女子就没有。

  女子洗澡,只能在家中,很少有可以用大缸或者大木桶的。只能是站在水盆上,用毛巾沾温水擦拭身体,这就不错了。

  古代女子刷牙吗?

  一般不刷。

  说不刷,也不准确,多半是漱口的,也有用柳条压扁头擦牙的,古代普通人家,口臭的特别多。

  而富贵家女子是刷牙的,中国的牙刷早已存在,而且牙膏也早就被发明:

  牙膏(牙粉)是用各种矿石磨粉加各类药材制成,具有相当的清洁作用。

  古代女子如何洗脸?

  用温开水洗。

  清洁用具是有肥皂的,中国古代的肥皂是用猪胰子制作而成。

  肥皂盒也有,譬如明代肥皂盒。

  普通家庭不用胰子的,就用无患子,也叫洗手果,很去油,但很多地区没这玩意儿,就洗完手以后用手巾擦。古代蒙古男女不用水洗手,手油腻了直接往衣服上一擦,因此衣服总是油油腻腻黑黢黢的。

   古代女子如何洗头?

  古代女子经常洗头。

  用皂角水:

  古代有专门商铺卖皂荚。

  古代女子如何刷碗?

  古代女子做家务刷碗一类的活,用的工具似乎比现在更好用。通常都用丝瓜瓤,这东西现在还有很多人用,的确比工业产品好用多了:

  当然也有人用破布洗干净放水里刷碗,与当今差别不大。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除了日用品有所改良进步,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是相似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47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