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计划造林3773万亩焦作沿太

8月15日(周四):晴天间多云,西南风2~3级,23~35℃8月16日(周五):晴天间多云,偏东风3级左右,22~35℃连日来,我市北部太行山区陡峭的山坡上,活跃着植树造林的队伍。他们披荆斩棘,风雨无阻。原来,我市抢抓夏季多雨适宜植绿的有利时机,掀起雨季山区造林热潮,全市沿太行山区的6个县市区计划造林3.万亩。8月14日上午,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在一个海拔约米、灌木丛生的山坡上,施工人员披荆斩棘,栽种了一排排小树苗。来此检查工作的中站区农业农村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该区在附近山区共栽种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亩。“我们坚持造绿与造景相结合,营造多彩太行山。以栽种耐干旱、瘠薄的侧柏为主,还搭配栽种山桃、山杏等苗木。到了春天,远远望去,除了满山的绿色外,还有一片片红色、粉色、白色的花朵。”该负责人说。沿盘山路继续北上,在龙翔街道桑园村,一个海拔约米的山坡上,有人栽水泥桩,有人缠铁丝网,还有人栽种树苗,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原来,这里正在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根据计划,施工人员在此设置由水泥桩、铁丝网组成的机械围栏共米。在封育区周围还将设置封山育林的标志、标牌。“封育面积亩,封育区内禁止采伐、砍柴、割灌等一切不利于林木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该负责人说,该封育区内的树种主要为油松、侧柏,灌木为黄栌、山皂角、黄荆等。为提高封育成效,施工人员补植了侧柏。截至目前,该区封山育林已完成亩,8月底前将全部完成。连日来,我市沿太行山的沁阳、博爱、解放、山阳、中站、修武6个县(市)区掀起雨季造林热潮。那么,为何要开展雨季造林?据介绍,太行山区土层瘠薄,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太行山绿化造林有利时机。雨季造林作为一种成功的造林方式,在太行山绿化中广泛应用。为保证造林成活率,做到“栽前有墒,栽后有雨”,施工人员常常冒雨施工。苗木栽植后,还要抚育、管护3年,由专职护林员看管。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山区雨季造林任务3.万亩,主要造林树种是侧柏、臭椿等。截至目前,省林业局安排的沁阳、修武各1万亩飞播造林已完成。6个县(市)区的1.万亩人工造林任务,已全部落实造林实施单位,完成整地1.2万亩,栽植0.25万亩。“雨季造林,增加了我市森林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态平衡,这对巩固我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有重要意义。”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军实习生刘一帆摄影报道交通G晋新高速(原郑焦晋高速)K60+-K+(平原新区西站—焦作站)北半幅正在维修施工,将于8月底结束。部分路段行驶缓慢,请郑州、新乡前往焦作方向车辆合理规划线路,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下班吃什么?假期去哪玩?茶余饭后聊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53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