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文化学院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吴琦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几年前,大家怀着多彩的梦想来到美丽的华师,来到历史文化学院。犹记得初见你们时的样子:面容青涩、笑容腼腆,眼神中满怀憧憬与探索,言辞中满怀热情与理想。几年后的今天,你们在史海中脱胎换骨,虽尚未成一家之言,却已通晓古今之变,你们笑容自信,目光坚毅。作为老师,我们十分欣慰,并为你们骄傲和自豪。衷心地祝贺你们!同时,我也想和你们一道,向几年来无私帮助、悉心指导你们成长成才的父母、师长和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年来,本科生名同学用自己的聪慧和奋斗,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97.7%的同学获得学位证书,师范类同学一次就业率达到94%。非师范类同学有29名分别升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邱禹华、董心怡等4名同学申请到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外高校就读。50名同学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周天羽同学成为首批“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扶良宏获批两项国家级专利;周冰雪、庄君颖、王婷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讲课组一等奖、说课组二等三等奖。
三年来,研究生同学怀着对史学研究的热情和理想来到桂子山。经过多个日夜的皓首穷经,励精笔耕,大家读完的每一本专业书籍、发表的每一篇学术论文、完成的每一项课题研究,都将成为你们学术人生的基石。研究生共人获得学位,其中30人获得博士学位,人获得学术硕士学位,42人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届研究生共发表CSSCI论文58篇(其中博士54篇,硕士4篇)。朱力同学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周文焰等1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赵星获得教育部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三等奖;侯亚娟、张峰获得“第二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王奕鹏获得湖北省国学达人挑战赛省级特等奖和全国二等奖;张来等24人、李中庆等26人、沈玉琦等17人、李向楠等23人、刘梦莹等17人分别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研究生单项奖以及优秀毕业生等;此外李中庆等2人获得章开沅奖学金;余康获得中凯奖学金;张鑫获得辞修奖学金;朱忠文等5人获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各等级奖。
历史是流淌而过的今天,今天将会变成明天的历史,对于在座的许多同学而言,今天意味着学生时代的历史正式结束,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要背上行囊奔向远方,去书写自己职业生涯或继续深造的历史。作为师长,我们有着万分的不舍与眷恋,但更多的则是祝福,在此,我想嘱咐大家:
请大家谨遵师者的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选择了师范大学,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你几年的修炼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在于道德品行的完善,未来当你执教杏坛时,请不要忘了师者的职责:传道为上,授业居中,解惑次之。
请大家坚守史家的底线。史学之要不仅在于个体修身,“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更在于它“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从史学中知兴衰,明得失,这是史学之大功用,因此,当我们有朝一日去记述历史时,请坚守“秉笔直书”的原则,“不虚美,不隐恶”,不为尊者讳,亦不为权者隐,如此,方可对得起史家之“良心”。
请大家怀抱社会责任感。今日毕业离开象牙塔,你们不再是父母膝下的孩童,不再活在父母和老师为你们精心搭建的城堡中,你们会直面风雨与世事的波诡云谲,你们会看到这个社会的残酷、冷漠现象和世事的诸多不公,我希望你们不仅仅是一个吐槽者和批判者,而是一个建设者,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努力追求公平和正义、民主和法治。
在桂子山上的岁月或许有忧伤与焦灼,也难免痛苦与挣扎,但今天,这些都将与大家作别,未来不管大家走向何方,相信萦绕在大家记忆里的只有温情、欢笑和桂子花开的芬芳。在此,我借用《大学》中的几句话与大家告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祝福大家一往无前,不断超越自我!欢迎大家常回华师,回到梦想开始的一号楼。
谢谢大家!
年6月20日
毕业演讲致辞专题:
万美容:你们是马院永恒的星火
新闻不是牧歌——年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典礼致辞
只有个字!华中师大音乐学院院长孙逊发表最短毕业典礼致辞
青年长江学者李遇春教授毕业典礼演讲:敬畏学术也就是敬畏真理
卢雄飞毕业典礼演讲:唯有灵魂或者思想的高下,才分出了人的高贵和平庸
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华中师大校友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火了
杨宗凯校长在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桂子先导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癫风病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