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小记一

年6月13日星期六,毕设答辩过去了10天,毕业季剩下一些收尾工作:归档材料打印、填写毕业生登记表、两门课的结课论文。本以为返沪遥遥无期,隔三差五找朋友出来吃饭散步聊天。不承想接到通知下周末即可返校,先前的安排都被打乱。

1月4日回家,因疫情在家呆了半年,回去半个多月就要搬离寝室,匆匆结束本科生涯。

曾设想过毕业季的生活,想过准备毕业论文的忙碌、毕业舞会的尴尬、四处拍毕业照打卡留念的场景,未曾想过只能赶回去参加毕业典礼的情形。武汉及各地级市封城、街上空无一人、高考延期、医生与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奋战、直到如今形势慢慢变好,也算见证历史。

现在毕设基本结束,写点东西纪念这四年的遗憾、喜乐与成长。

11-晨跑与杂粮煎饼

在大三一年,和室友用当年“年轻”时候做过的事吹牛逼的时候,总少不了六点起床晨跑和提前一个小时去高数课上占座的事情。六点多起床,围绕校园跑一圈,然后在经过食堂的时候去买早饭,吃完早饭再去上课,大概坚持了两个多星期?现在也想不明白当时为什么有毅力这么做,也许是受室友的鼓舞,也许是运动世界校园的打卡要求。初衷是借晨跑减肥,每天早上跑出一身汗,却也没有瘦下来,反而胖了不少。

高数课是在东上院五楼,上课时间是早上8点,但7点10分前几排座位就没有了。所以有段时间很早去占中间第一排最左边的两个位置。差不多7点58分,晓晨会提着两个杂粮煎饼慢悠悠地自信地走进教室,因为我提前占好了座位。然后在两节高数课的课间,和晓晨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满足地吃煎饼,享受清晨的阳光,欣赏外面的风景。大概在我们大二的时候,二餐做杂粮煎饼的小哥辞职回家了,据说他老婆怀孕了。后面换了一个阿姨、大叔来做,都没有那个小哥做的煎饼好吃。

22-体测与米

大一和大二上了两年体育课,分别是健身操、排球、篮球、羽毛球。健身操其实就是跳舞,在光体和致远游泳馆上课,大一第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大学的体育课是男女分开上的。不仅如此,还有雷打不动的体测、一学期六十公里的跑步指标。体测包含的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跳远,米,都有量化的对应的成绩考核。这几项里面只有米和身高体重还行,所以我这两年的其他项目都是刚刚过及格线,身体素质不行,怎么练都不行。

大学期间体育方面进步最大的就是跑步了,高中的时候米成绩是4分24秒,大学能跑到3分17秒。然后每次都是考核之前一个星期,紧急找小伙伴一起练投篮、抬球和发球。那时还会在致远游泳馆里找地方和同学一起排舞、练舞,虽然跳的不怎么样。印象比较深的是每次都周二下午去上排球课,抬球手都抬肿了,然后一身汗去上晚上的《古希腊文明与演绎》。这门通识课是我大学最喜欢的一门课,选的时候也是出于兴趣,老师要求很严格,自己也很难得地啃完了英文版的《荷马史诗》,一边吐槽那些神的奇葩行为,一边准备下次课老师的提问。虽然现在很多都不记得了,但再也没有那么认真地上过一门通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nr/5385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