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我参加过几次,很有影响,这次我专门为这个会写了一个稿子。
因为今年(年)9月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总书记有一句话“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所以我这次想说的是,这个本科审核评估差不多结束了——其中我大概参加了25所学校评估,有好几所师范院校,包括华中师大、华南师大、湖南师大、杭州师大等四所师范大学——这种审核评估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对高校评价方式的新变化。刚才主持人也说到总书记讲的就是“扭转不科学的教育”,我们这个审核评估就有这个味道。
评估中强调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突出学校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用自己的尺子来量自己。这个与中央提出的构建有利于各类高校特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式,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思路是一致的。
基于这点,我讲三个问题,具体看时间来展开。
本文作者、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在江南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见面会上发表讲话。(来源:江南大学校长办公室网站)
01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
审核评估得到确立
我认为,审核评估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以前我们都在讲人才培养的中心是什么,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明确过以大学强调人才培养为主要素,强调这一中心,而不包含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若干个中心。
所以我们到各个学校首先就考察对这个中心的认识和行动,其中两点很重要:一是,对这所学校来说,这个中心必须明确;二是,这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所以,大学的本科教育绝对不是教务处的事,而是全校的事情,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
以前我们去评估总是以教务处为准,其实这个不对。现在我们要求全覆盖,全覆盖的问题是好多处包括离退休处等各个处都得去。
但是,我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呢?去的时候都说到你这里“礼节性”拜访,因为评估要求所有部门全覆盖,所以我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其实应该是,所有部门都应该推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全覆盖。之前没有强调,所以总是只到学生那里,现在同以前不一样了。
我们到苏州大学一个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那里,他是学科办管研究生教育的。进去后我就说,我们是本科评估的,与你这个研究生教育好像关系不大。他说这个不对,我们苏州大学本科教学的三个建议都是我提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他提的第一个建议是专业建设。我说,为什么提专业建设?这本来是是教务处的事情啊。他说,你们可以查到第一个报告就是我写的,我们学校有个专业,数量太多了,学校必须整改,因为学科是专业的支撑,没有好学科,我们支撑不了个专业。这是第一个建议,我认为他说得很好。
第二个建议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