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本科生:
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特举办第八届本科生“创新论坛”。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举办
“创新论坛”在教务处指导下由学生自治自办,每年举办一次。
二、面向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均可参加,可以以个人,也可以以团队形式参加。团队应不超过3人,且3人均来自不同专业。
三、参与形式
(一)参加论坛的形式为提交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进入决赛学生须参加现场答辩。论文主题不限,但论文应当在研究范式、论题思路、研究方法、论述内容等某一方面有所创新。论文要求独立完成,不设置指导教师,但不禁止研究者与相关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沟通。论文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二)投稿方向
投稿时,须注明论文方向(含标号及相应内容),论文主要方向选择范围:1.法理学/法制史(Jurisprudence/LegalHistory)2.宪法/行政法(Constitution/AdministrativeLaw)3.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CivilLaw/CommercialLaw/EconomicLaw/IntellectualPropertyLaw)4.环境法(EnvironmentalLaw)5.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Law/InternationalPrivateLaw/InternationalEconomicLaw)6.侦查学(Reconnaissance)7.刑法(CriminalLaw)8.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CivilProcedureLaw/CodeofCriminalProcedure/AdministrativeProcedureLaw)9.政治学(PoliticalScience)10.管理学(Management)11.经济学(Economics)12.心理学(Psychology)13.社会学(Sociology)14.外语(ForeignLanguages)15.新闻学(Journalism)16.汉语言文学(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17.哲学(Philosophy)18.历史学(History)19.艺术学(Art)20.其他(Other)。论文提交后,不得更改方向。一篇论文不可投多个方向,如涉及多个方向应填主要涉及方向。一名参赛选手只能投1篇论文。
(三)论文形式要求
1.论文规范正式,须具备摘要(不超过字)、关键词、参考文献,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论文规范见《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2.论文正文字数在字至1字之间。
3.作者简介应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所在学院、专业等(见附件2《个人信息表》)。
4.所有论文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原创性检查。经原创性检查后,如抄袭率超过20%,则永久取消参赛资格。
5.论文提倡原创,并严禁一稿多投,谢绝已在其他赛事(如“学术十星”“新商经杯”“天坛杯”等)获奖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如被举报作品已在其他赛事获奖或已公开发表,经确认后取消其本次论坛参赛资格与成绩。
四、初赛程序
(一)参加论坛的论文由教务处组织相关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评审组进行打分评议,产生16篇论文参加“创新论坛”决赛。评审组讨论和投票皆记录在案以备查询。
(二)进入决赛的论文将在网上公布。
(三)初赛分值不计入决赛成绩。
五、决赛程序
(一)学生评委就论文的创新性、规范性等进行基础打分。此环节占总分值的20%。
(二)论文作者陈述环节。由作者本人进行陈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此环节占总分值的20%。
(三)论文交错陈述环节。通过抽签的方式,16篇论文的作者须陈述另一人(或团队)的论文,时间不超过3分钟。此环节占总分值的20%。
(四)论文问答环节。论文作者依次回答专家老师、学生评委所提的3个问题(专家老师1题、学生评委2题,问题与论文密切相关),时间不超过5分钟。此环节占总分值的40%。
(五)评委现场打分。最后得分为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六)专家老师及学生评委代表点评。
六、评委产生
“创新论坛”为学生自治自办,故论文评委亦从学生中产生。为保证评委的权威性、公正性,特规定如下:
(一)评委团人数为40人。教务处继续面向全校本科生聘请评委,弥补评委团中部分评委离校退出而产生的名额空缺,具体名额待定。申请人须提交代表其学术成果之论文,并参加由教务处组织的专家答辩。
(二)决赛评委为19名,从评委团40名评委中产生(已进入决赛的论文作者将暂停评委工作)。产生方式为决赛现场摇号随机产生,由教务处老师主持,在场师生监督,学生社团“创新协会”具体组织。
七、评奖及奖励
(一)论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二)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校教字[]第号),获得我校本科生“创新论坛”三等奖以上的论文,第一作者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2学分,第二作者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1学分。入选论文,将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老师遴选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论文集。一、二等奖在推免生综合测评实践成果认定中,比照省部级竞赛进行加分(团队作品由团队所有成员均摊加分)。
学生评委由教务处颁发聘书。
八、论坛日程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年10月—11月;
2.提交论文截止时间:年11月17日;
3.初赛时间:年11月18—24日;
4.决赛暨论坛大会时间:年11月末,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论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时间:年12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九、其他事宜:
创新论坛专用邮箱:cuplcx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