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我院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如期进行。此次答辩分为四组,同时开始,按学生自述、答辩小组审阅提问、学生应答和答辩小组评议这四个流程依次展开。
第一组是现当代文学与传播组,答辩在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会议室A4-进行。答辩委员会由赵卫东老师、程永艳老师、冯芹老师和李立超老师组成。
部分答辩学生经过前期认真的深入研究,撰写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论文,受到答辩组老师的一致好评。答辩委员会也针对该论文的概念理解、逻辑联系、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第二组是古代文学组,答辩在孔子学堂A3—进行。答辩委员会由陶绍清老师、张嵎老师、张琴老师、朱黎辉老师和易翔宇老师组成。
在答辩过程中,各位老师从论文主题、论文体例形式、内容选编依据等诸多角度和细节方面提出问题,在形式体例上提醒学生注意注释、标点准确统一等,在内容结构上提出要注重主题与正文的联系、文章结构的过渡,在材料选择上提出了原籍研究、版本引用等问题,同学们也进行了相应问题的答辩并虚心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
第三组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组,答辩在中文系办公室A4-举行。答辩委员会由赵翠阳老师、秦少康老师、吴众老师组成。
参与答辩的学生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但老师们也细心指出了其论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足之处,并分别从论文的创新点、语料背景、研究思路及方法等方面给予学生相应的指点。
第四组是文化学与世界文学组,答辩在A1-举行。答辩委员会由王彦章老师、李正爱老师和凌喆老师组成。
学生答辩主题丰富多样,研究对象从抖音短视频、日美电影到莎士比亚戏剧、卡夫卡小说等,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者的陈述,展开精彩的辩论探讨,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
此次毕业答辩从25号早上8点正式开始到下午15点全部结束,经过7个多小时紧张演示与激烈问答,我院届本科毕业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这次答辩不仅充分展示了我院毕业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口才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还促进了师生的思想碰撞、学术交流。
对届的毕业生来说,在浙科的大学生涯已经步入尾声,从刚开始的论文构思到多番查检、多轮修改,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该是给这大学四年学习交出的满意答卷。最后,也向认真审阅、耐心指点的诸位老师道声辛苦,那一叠叠论文里少不了你们平日里的悉心教导和帮助。
关于我们文稿:beryl
摄影:beryl
编辑: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