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系列黑龙江大学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2377.html

黑龙江大学[3](HeilongjiangUniversity),诞生于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是由中国共产党一手创办的我国最早培养俄语高级专门人才的红色大学,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黑龙江省重点共建高校,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创始成员,中俄大学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主要成员、“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拥有首批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也是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的综合性大学。

建校以来,黑龙江大学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为国家外交、军事、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培养了21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官员、高级将领以及专家学者。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黑龙江大学有7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30%,外国语言文学位居全国前2%(俄语专业全国第一);哲学位居全国前1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排名连续多年居全球前1%行列。

截至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有30个教学院部,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有教职员工近名,全日制学生余名。

历史沿革

黑龙江大学前身是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建校以来曾五次易地、十次更名,年正式更名为黑龙江大学。70年的办学历程中,黑龙江大学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年3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在延安成立。

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抗大三分校改为军事学院,原俄文队改为俄文科。

年1月,军事学院俄文科划中央军委第四局领导,成立军委俄文学校。

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扩建为包括俄文系和英文系的延安外国语学校。

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把原延安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

年11月7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正式成立,专门培养军政翻译。

年底,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改归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领导,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年,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管理。

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年8月,为支援黑龙江省地方建设,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为基础成立省内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

文革初期,正在建设中的黑龙江大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学校发展陷于停滞,以致荒芜了六年之久。

年4月,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

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黑龙江大学成为全国首批研究生招生单位。

年6月,该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熊映梧教授荣获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年11月,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

年1月,由电子信息科学系和自动化系合并而成的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正式成立,该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3个领域的工程硕士授予权,是学校理工科规模最大的研究型学院。

年9月,黑龙江大学迎来6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致信祝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院士为校庆题词,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席庆祝大会。

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并成立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实现中国农业科学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

年5月,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并入该校,成立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年7月,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并入黑龙江大学。

年5月,按照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教育部要求:中国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携手开设联合教学机构——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该学院的建立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当时俄罗斯总理普京的会谈纪要中提到的重点工作。

年9月,黑龙江大学迎来70周年华诞。原国务院总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致信祝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出席庆祝大会。

年7月,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时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宪魁在哈尔滨共同签署部省重点共建黑龙江大学协议。

年5月,该校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同月,该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年10月,谢永刚教授当选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年2月,该校聘任专家何宏昌博士为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精准农业和环境保护特聘教授,这是该校首次聘任层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年4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陆昊出席在哈尔滨举行的共建黑龙江大学协议签约仪式。协议决定双方合力推进该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年6月,《黑龙江大学章程》经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核准正式生效。[1]

年12月,黑龙江大学新增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排名前1%,至此,该校已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排名居全球前1%。

年3月,黑龙江大学参加了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并顺利通过,并于年4月起该校正式取得国家军工科研保密资质。

校园风景

年3月,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该校化学、材料和工程三个学科国际排名较年分别提升41位、14位、20位。[2]

年2月,学校入选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双一流”高校)。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截至年6月,黑龙江大学设有研究生院、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研究生院和31个学院、与远东国立大学合建的俄罗斯境内第一所孔子学院。拥有涵盖文、史、哲、经、法、教、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81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全日制本科生招生。

师资力量

温家宝、普京共同授予邓军教授“普京奖”

截至年6月,现有教职员工近名,其中专任教师近人,研究生导师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余人;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学校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共中央“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5人,特聘专家1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1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专职院士1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俄罗斯联邦总理奖“普京奖”获得者1人,俄罗斯联邦国家奖“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

学科建设

截至年6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重点学科

截至年6月,黑龙江大学拥有俄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涉及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2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涵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12个。

学科排名

截至年6月,黑龙江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黑龙江大学参评的7个一级学科中,2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5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9年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年9年

教学成果

截至年6月,学校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提名8篇,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6篇。学校在年和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

2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8年起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年成为学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74所高校之一。年由中国黑龙江大学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成为国家17所教育体制改革示范学院之一。年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工程)”,成功进入继工程、工程后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年列入国家首批38所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行列。年正式取得国家军工科研保密资质。

对外交流

黑龙江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招收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截至年6月,黑大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的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KHP)中方20所院校之一。该校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余人,作为国家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黑龙江大学已培养外国留学生0人。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办的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研究生院,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华建立的3个俄语中心之一,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3]年7月,该校成为首批35家“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主要成员之一。同年11月,黑龙江大学成为首批“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主要成员高校[4]、“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中方理事单位。[5]

与黑龙江大学合作的境外大学主要有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远东国立大学、新西伯利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罗格斯大学,[6]加拿大麦科文大学,[6]法国巴黎第十大学、雷恩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格罗德诺扬卡库帕拉国立大学,韩国湖南大学、高丽大学、牧园大学、檀国大学、大邱韩医大学以及日本新潟大学、高知工科大学、明星大学、大阪产业大学等。[7]

科研机构学术研究

截止年6月,学校在理工科领域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培育)“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此外,黑龙江大学还建有黑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冰雪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3]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截至年6月,该校拥有牵头建设的国家级(培育)“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众多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以及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还建有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等20余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院。

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余项,其中有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3]年,入选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8]、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1项。

该校博士生导师李锡胤教授、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

黑龙江大学软件园被评定为国家级民营科技示范园区IT企业专业孵化器,被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又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批准为黑龙江省级大学科技园。

黑龙江大学主办了哈尔滨祥龙教育软件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开发总公司、高新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伊思特软件有限公司、大庆同智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德维自动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创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东圣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东圣智能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北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宇软件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格曼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创建于年,其前身追溯到抗战时期成立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年,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黑龙江大学三方投资兴建的新扩建馆大楼——文博馆落成,并于年7月20日投入使用。截至年6月,黑大图书馆馆藏书刊资料近万册(件)。其中,港台图书10万册,三十年代出版的图书1.7万册,名人字画、字贴达余册,外文藏书30万册。13万册俄文图书是藏书重点,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俄罗斯侨民在中国出版的俄文图书,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重要的资料。在余种、近10万册古籍线装书中,明清善本、抄本、日本版本达余种。[9]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成立于年5月,是黑龙江省首个高校博物馆。年底启用新馆,建筑面积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余平方米,另有中、小型两个临时展厅及多媒体演示等区域。截至年6月,黑大博物馆共收藏各类珍贵历史文物共计件(套),包括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延安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至今)间75年校史、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渔猎文化以及饶宗颐荷花书画巡展暨璇玑铭意楼所藏选堂书画展等。

文化传统校训

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书写。

“博学慎思”出于《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20章)

“参天尽物”出于《礼记·中庸》: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行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22章)

校徽

黑龙江大学校徽由学校标志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组成。

黑龙江大学的校徽标志为昂起的龙头与草书龙字相融合,构成主要视觉形象,标志左侧龙头与下部流畅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又与“学”、“子”二字相呼应,龙身与龙尾巧妙构成英文“UNIVERSITY”字头”U”字母,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征黑龙江大学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校碑

正文

我国自一八九八年创办京师大学堂起,始开建立现代综合大学之先河,嗣后全国各省陆续兴建。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开发为晚,更因日寇侵占十四载,向无综合大学。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员会、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于一九五八年决定建立省属综合大学,是年九月黑龙江大学正式成立。

黑龙江大学系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基础上扩建而成。该院前身为一九四一年创办于延安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后相继易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抗日战争胜利,于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七日在哈尔滨建立东北民主联军附设外国语学校。后因战争形势变化,十二月又迁校至佳木斯市。一九四七年七月重返哈尔滨,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中共中央东北局及东北人民政府。一九五三年改为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一九五六年又改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均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八年,该校以外语教育为主时期,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俄语人才。他们为战争的胜利,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在各个领域、条条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极高声誉。

一九五八年以还学校发展成为文、理多学科,从专科到博士后以及外国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之地方性综合大学,四十余年为国家输送数万名合格毕业生。

回顾曩昔,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瞻望未来,机遇挑战,任重道远。《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黑龙江大学建设发展,该校师生员工必将世代相继,永远奋斗进取。爰就韵语,系之以铭,铭曰:

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作育英才,振翮远翔。弦歌不辍,刮垢磨光。格致穷理,唯实是尚。人文精神,以张以扬。

校旗

黑龙江大学的校旗蓝色,长方形;

旗面中上方草书龙字;

龙字下方为该校校名“黑龙江大学”五个字。[10]

校歌

黑龙江大学校歌

《岁月如歌》

作词:张鹤作曲:王明喜、李力

岁月的长河淘尽沉沙

历史的风雨洗却铅华

你是昨夜的星辰

在延河的波光中闪烁

纵然时光流逝

你的光芒永不消磨

我是你昨天的记忆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锦绣如画

绚丽的梦想绽放天涯

成长的信念闪动光华

你是今朝的太阳

在白山黑水上喷薄

纵然岁月沧桑

你的信念永远巍峨

我是你昨天的记忆如歌

我是你明天的锦绣如画

知名校友

黑龙江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艰苦创业、作育桃李、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为国家外交、军事、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培养了21万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校友会网杰出政治家、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等排名中均居中国大学前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校以“外交家摇篮”而著称,因为学校在培养了大量的杰出外交人才,诸如:我国首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齐怀远;驻俄大使李凤林;新中国首位女性大使张联;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驻保加利亚大使滕绍志;驻挪威、荷兰大使王桂新;驻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匈牙利等国大使赵希迪等都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后,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黑大,姜大明、张左已、杜宇新、刘东辉等是国家新一代的省部级领导;刘晓江、吴国华等是近些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军;解植春、刘克里、王铁光、戴皓、于连成、傅建中、张志平、戴秀丽等是全国著名的大型企业管理者。

校园环境

手绘黑龙江大学校园

截至年1月,黑龙江大学校区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6亿元,馆藏图书万册和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学府书城(校办产业),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3]

黑龙江大学各校区(院)均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生活方便。

?南岗校区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邮编:

黑龙江大学南岗校区主楼

该校区为黑龙江大学主校区本部,其包括格致园(A区)、子衿园(B区)、丽泽园(C区)、禹治园(D区)。

该区承担主要的教学科研任务,位于南岗区,周围商业发达,临近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学术气氛浓厚。

?呼兰校区

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东直路号邮编:

该校区生态环境优美。驻扎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和生物科技产业园,呼兰校区主要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不承担教学任务。

参考资料

[1]《黑龙江大学章程》核准生效?黑大新闻网[引用日期:-07-01]

[2]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三个学科排名稳中有升?黑大新闻网[引用日期:-06-14]

[3]学校简介?黑龙江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cksl/5398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