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danUniversity
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Fudan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工程、工程,入选双一流、“珠峰计划”、“计划”、“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环境
复旦大学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校园面积共有.32万平方米,合约余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合余亩,枫林校区土地平方米,合亩,张江校区平方米,合约亩,江湾校区规划面积余亩,学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通称“本部”,是复旦主要的校区,是大部分院系的所在地,其正门位于邯郸路号,近五角场,占地平方米,合亩,所有大一新生都将进入位于邯郸校区的四大书院进行为其一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通称“医学院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校址,徐汇区医学院路号,占地平方米,合亩,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所在地,包括除药学院外的医学学院。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坐落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号,占地平方米,合亩,位于张衡路号,是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以及药学院的所在地。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北角浦区淞沪路号,新江湾城的西北部,校区距江湾城市副中心约1.5公里,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安排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本科生人,研究生人,留学生人,现为法学院所在地。
科研成果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十五”期间,复旦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授权专利项,发表国际论文篇(含SCIE、EI和ISTP),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
根据年资料显示:复旦大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历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该校的获奖等级和总数都领先,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特等奖;有5项成果获年首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其中由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一等奖,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评比中,该校有5部著作荣获一等奖,获一等奖著作数排名全国第一。年该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2项,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12项,蒋学模、刘放桐获得首次设立的学术贡献奖;在年上海市的社科评奖中,该校获奖总数占全市的32%。年该校又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8项,获奖总数大幅度提高并首次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在年、年、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该校分别有20、28、23个项目立项,立项数连续数年位列上海高校第一。该校还多次获得中国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等奖项;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均跃升全国第一。
截至年,复旦大学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理工科有3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名。根据年资料显示:该校共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项目)8项、课题6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
复旦大学在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非线性数学、先进材料、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合作,联合开发出一种针对MERS冠状病毒的超强活性全人源中和抗体M,动物实验非常有效。MERS病毒在体内有很高的病毒载量,靠抗体杀死病毒比较有效,比研制抗MERS病毒要快得多。
文化传统
校名年,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虞夏传·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复旦接到毛主席题名后,放大复制成校门匾额、缩小复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笺、校徽、毕业证书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震旦学院是马相伯于年创办,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师生愤然退学)。
校徽目前使用的校徽于年申请商标注册,-年陆续发布认证。校徽为圆形,“复旦”篆书居中,英文名上环绕,创校时间(公元纪年)下环居中。
校训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图为马相伯题写的校训,刊于年《三十年的复旦》。
知名校友
截至年,复旦拥有46位全球亿万富豪校友、21位中国政界英才校友、83位两院院士和60位杰出社会科学家校友。他们或成为国家栋梁、或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或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中流砥柱。
复旦大学培育了一大批遍及海内外,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
美国对其本土大学中外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者(-)的本科毕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复旦大学毕业生获得美国学位的有人,排全球前7位。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