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祥丨ldquo七日一徽说rdq

“七日一徽说”之十一松萝山下状元府

作者、摄影:陈发祥朗诵:付春

休宁之“休”,名出境内鸺山之“鸺”。公元年,因设县于鸺山之南,故曰休阳,后有海阳、海宁之说。公元年,隋炀帝择休阳、海宁而定县名为休宁,然县城所在,至今仍名为海阳。宋代,海阳镇始筑城墙,设有七门,城内布局严谨而合理,“东门牌楼西门店,北门住户南门田”。自宋而清,休宁文风润泽,科举鼎盛,共出文武状元19名、进士人,赢得了“中国第一状元县”之美名,城中巍然矗立着中国唯一的状元博物馆。该馆藏品丰富,有会试第一名胡传之试卷、乾隆御赐绢本“福”字立轴、皇榜等珍品文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面壁十年图破壁。休宁的私塾、书院中,走出了名儒陈栎及其弟子大明开国谋臣朱升,珠算宗师程大位,学者赵汸及文学家程敏政,书画界的“海阳四大家”。然而,华丽的序幕,似乎都是为了烘托出清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戴震的隆重登场。戴震六试进士不中,以不仕之身,纂修《四库全书》,破宋明理学之禁锢、倡“求是”之哲学、开“科学”之新风,终成清代考据学之巨擘,被誉为百科全书式人物,为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胡适之等推崇。休宁县域多高山与丘陵,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之说。夹溪河、横江、率水、沂水等众水,由北而南呈扇形,从群山中奔涌而出,将大地切割成河谷,于县东冲积出休歙盆地。河谷、盆地之中,星罗棋布的村落人家,枕山而环水。海阳镇北枕松萝、凤凰、白鹤等诸山,横江自镇西而入,与并流的夹溪河一起,由西而东绕过城南,呈半月形环抱着小城。温润的气候,使得多山的休宁盛产杉木。南宋伊始,休宁徽商自率水、横江放木排而下,经新安江、富春江,一路顺流至临安,获利颇丰,成就了徽商四业之“木业”。夹源春雨,溪水欢腾,松萝山上,茶草壮硕而肥厚,明大方和尚始创炒青之法,因“色绿、香高、味浓”而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皖赣边界,右龙谷地,飞瀑之下,红豆杉成林,亚洲最大的有机茶园里,初春的细雨中,嫩芽油油地直立于枝头、遥弋于风中,一片生机勃勃。清晨五点,西去海阳镇三十里,白岳峰危崖入云,因一石插天,得名齐云山。横江水从齐云山脚下划出新月般的弧线,群鸟欢鸣的齐云小镇,静静地沉睡在横江两岸。薄雾中,黑白人家时隐时现,悠长的街巷深处传来空远的狗吠声。横江之上,轻摇的扁舟,如落入水中的一苇竹叶。鱼鹰穿梭于江中,不时叼出闪着银光的鱼儿,渔家哼吟着徽曲,洒出一网网清辉。晨曦浅浅地从廊崖峰的背后泛起,越过白岳峰顶是瓦蓝的苍穹,莲花一般的云朵随意地洒落在天空中,月华街镶嵌在赤色的崖壁上,道乐清音中,躲入一片片浮云里,时有时无。休宁,处古徽州之腹地、于新安江之上游、开徽商之先河,以文风水韵茶香,护佑了世家大族、润泽着徽州大地,成了一片宁静而和美的田园。

往期回顾

最新整理!歙县又一波招聘信息来了....

槐棠岭古道:歙县“水南”“旱南”间的首条通道

石笋谼古道:当年徐霞客走的路

母亲对小公共食堂时期的点滴回忆

汪敏丨徽说“三教九流”

歙县坝坑曾经是徽州最有文化的山庄....

老家门口的石板路

徐玉基丨古诗中的“歙”

陈发祥丨七日一徽说之十:金镶玉里书茶香

陈发祥丨“七日一徽说”之九:烟霞百里间

陈发祥丨山水人文聚首邑

陈发祥丨金龟盖荷叶邑小名士多

陈发祥丨徽州时代

陈发祥丨新安在天上

陈发祥丨千年之坟未动一抷

陈发祥丨越国公汪华——古徽州第一人

陈发祥丨溯源千年篁墩

那街那人那些旧年画

趣说屯溪(之十)长三角明珠

屯溪老街:“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方利山丨趣说屯溪(之七)二程朱夫子

方利山丨趣说屯溪(之六)灵洗与太极

趣说屯溪(之五)隆阜戴东原

趣说屯溪(之四)“珠圣”程大位

方利山丨趣说屯溪(之三)来一杯“屯溪”!

趣说屯溪(之二)屯溪与“藤溪”....

方利山丨趣说屯溪(之一)钟型五柱器

凌文丨歙县石头谠有石也有谠

特别声明:

1、以上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歙县论坛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歙县论坛联系的,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2、“歙县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cksl/5439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