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广才七彩果园几乎是我们的定点采摘园,不几天,就去一次。这里有桃、葡萄、小黄梨、苹果,石榴,还有花生,辣椒,每次都满载而归。园主人老王热情大方,像辣椒,每次都催我们摘些,还不要钱,弄得我们不好意思多摘。昨天下午,我们四个人又去了七彩,摘了葡萄,小黄梨后,便在园中拍照,一棵皂角树引起我的注意。树就在凉棚的西边,已高出屋顶,枝头上的皂角嘟噜八挂,大小不一,有的长达40厘米,风来左右摇摆,像是风铃晃动。我即刻走向树下细看起来,长长短短的皂角,挂在枝头,果实外表泛白,像涂了一层薄霜,被阳光照得发亮。对于皂角,我可不陌生,从记事起,老宅院子西墙处,就有一棵高大的皂角树。夏天,满树绿荫,秋天,果实累累,树下就是我和哥哥常常玩的地方。在树下,有一个石碓窝子,是奶奶、母亲和大娘,搋小米、豆钱、地瓜、地瓜干,干辣椒和花椒等粮食、调料的地方。大人忙活,我们就蹲在旁边看。碓窝子已有年岁了,在老爷爷那辈就有了。碓窝四壁和碓头,都被磨得光滑发亮,一摸滑溜溜的,一看就知道已为我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时不时,我和哥哥就摸着碓窝子玩,有时我俩也学习搋食物。我家的碓窝子不同于别家,碓窝底窄上宽,而且有一个嘴,搋东西时,用右手担在下边,起支撑碓头把的作用,左手往下按,一上一下,就能搋碎食物。也可以拿着碓头往下砸。每年,皂角成熟时,母亲把皂角摘下,皂角荚用来洗衣服,熟透的皂角米,便用碓窝砸开,泡上几天,里边有一种白白的皮,煮熟后可以吃,吃在嘴里,有点筋道,滑滑的口感,没有什么味道。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皂角米也成为食物,而且,每年都盼着吃到它。墙边的皂角树,树下的石碓窝子,陪伴着我度过童年,因而深深地留在了记忆里。随着村庄的变迁,皂角树和碓窝子早已成为历史,变为抹不掉的乡愁。每当看到皂角树,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家乡,想到了那一段苦难的日子,也就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如今,皂角树已是经济树种,没有人再吃皂角米,种植皂角树,只是为了增收。皂角也叫皂荚,产于中国东北、华东、中南等地,多生长于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常栽培于庭院或宅旁;皂角属阳性树种,在阳光条件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良好;喜温暖向阳地区,喜光不耐庇阴。皂角适生于无霜期不少于天,光照不少于小时的区域。主要的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皂角晒干后,褐棕色或红褐色,有很好的药用,主治痰咳喘,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邹城许多地方有皂角,不少古村落都有古皂角树,有的达多年。看庄镇是皂角之乡,村里,田野,到处都有皂角树。特别是柳下邑村,处处都是皂角树,硕果满枝,应是一个丰收年,祝福这里的农民有个好收成。壹点号云谷山人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