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2/5715354.html日前,由刘建强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刘伟聪以广东医科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了题为《AmultifunctionalaminatedUiO-67metal-organicframeworkforenhancingantitumorcytotoxicitythroughbimodaldrugdelivery》研究论文,相关成果刊登在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中科院一区,IF=10.)。药物治疗为现阶段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有效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存在对正常细胞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也将是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重点和难点。金属-有机骨架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和结构可控等特点作为药物载体表现出药物负载量高、释放可控等诸多优点,因而近年来,其作为药物载体被广泛研究。该研究论文首次将经典小分子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和多靶点叶酸拮抗剂培美曲塞共载于新型氨基化的金属-有机骨架(UiO-67-(NH2)2)中,并将5-羧基荧光素偶联在骨架表面上,成功构建了具有协同给药、荧光成像和叶酸靶向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共载药体系;通过体内外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体系具有良好叶酸靶向递送药物性能和协同抗肿瘤活性,有效了提高药物治疗疗效和降低了毒副作用。刘建强教授课题组一直以来致力于设计和构建多模式和多模态新型药物载体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可为多种药物协同治疗、实时可视化和叶酸靶向的诊疗一体化载体材料提供了新思路,为制备新型金属-有机骨架药物载体以及临床前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近年来,该课题组在该领域上取得了相关研究进展,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和取得科研课题。刘建强教授是广东医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科研骨干。他不仅个人在金属-有机骨架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发表过近50篇高水平论文,还指导药学院本科生发表SCI论文。由学生韩瑶瑶、徐静雯、刘伟聪、杨愫真、罗妙苗参与研究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新型MOFs材料的合成及药物控释研究》,获得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后代表学校参赛,再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的佳绩,实现学校“挑战杯”国赛获奖零的突破,团队成员均来自刘建强教授课题组。该项目还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级科研立项共18项,各类科研学术竞赛获奖16项。此外,团队负责人韩瑶瑶所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年广东省攀登计划立项。此次论文第一作者刘伟聪同样在学习科研方面收获满满,其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级挑战杯三等奖”“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东莞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和“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并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已授权,第三申请人)。刘建强不仅是大家的科研导师,也是人生导师。“扶持新人干大事”是刘建强的愿望,在他的领导下,课题组硕果累累,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开花。毕业生李庆琳说道:“刘老师给了我前进的勇气。”刘建强非常关心学生,会根据不同背景的学生给出不同的人生建议。不少学生感慨:“如果再读一次大学,我依然希望能够遇到像刘老师这样亲切又优秀的人生导师。”科研、生活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学生需要,刘建强都保持“在线”状态,解答学生的所有问题。也正是这样的刘建强,为学校药学院近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成效,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动力。
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