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写了如何选题,中篇我想讲下如何设计论文结构,如何提出观点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本科论文选题和硕士不太一样,但是在结构、提出观点、论证上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一天都憋不出个字的小硕们,你们也好好看看。
论文的开篇:提出问题
论文最怕的就是没观点,或者绕了半天也不知道想表达个啥。
但是观点不可能凭空产生,肯定是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论文的开篇就是提出问题。
这个问题呢应该还比较具体,否则你不大好发表看法,因为太大的问题,你发表看法,很可能会出现纰漏。
举个例子吧,你提出的研究问题是“任燕翔这个到底咋样?”。
这个问题就太大太笼统了,你的观点无论怎么提炼,都会有纰漏,你要是说任燕翔很好,马上会有人找到任燕翔不好的地方,比如不亲近学生,自负。
所以太大,太笼统的问题是没法成为论文的问题的,也讨论不出个结果。
如果你缩小问题,变成“任燕翔的考研政治讲得怎么样”呢?
这就可以成为一个论文的题目了,你可以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有效性等角度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你的观点。
这个观点不能模棱两可,不能说也好也不好,得有个总体的评价,好或者不好,但是呢可以在总体评价之后说明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好,好的占优还是不好的占优。
我的硕士论文的观点首先就是确认了乾隆征伐缅甸不是入侵,总体上是好的,是为了维护边疆稳定,至于里面有哪些问题,是在这个总得观点之下再说。
我的博士论文的观点也首先是肯定洋务运动中购买军火舰船的行为,至于里面的贪腐那也是在总的观点之后。
所以,立观点和提出问题是不可分的,你问题没提清楚,范围大了或者小了,观点就不可能清晰。
提出问题后,你后面所有章节的讨论都要在问题范围内,比如你提出的问题是“任燕翔政治讲的怎么样”。
就不能用任燕翔还是人生导师这样的论据去证明我政治讲得好,人生导师超出了你的问题范围,属于无效论证。
论文必备部分:研究史或称学术回顾
我有时候看到硕士论文初稿,居然都没有研究史或者学术回顾,怎么着,你的研究是开天辟地的?
石头缝里崩出来的?
这种没有研究史和学术回顾的论文往小里说是不懂学术规范,往大里就可以说你根本不尊重研究先贤。
那研究史和学术回顾怎么写呢,有人说,我提出的这个问题真的没人研究过啊。
如果你提出的问题真的没有人研究过,你也得把跟你的问题相关的过往研究列出来,比如确实没人研究过任燕翔的身高,但是有人研究过他的体重,那你得把体重的研究文章列出来,做简单的评论。
然后说任燕翔的身高尚无相关研究,所以我来研究,求教各位研究先进,这就行了。
如果你的问题别人也做过类似的研究,那你就不单单是列人家的文章和专著了,你得最后说明,为啥人家已经做了研究,你还要再研究一下。
可以有这么几个理由:
第一,已有的研究瞎说,你观点和他们不一样;
第二,已有的研究受制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做得不够完善,缺腿,你完善了这个研究;
第三,虽然观点并没有突破以往研究,但是你的研究方法超先进,比如人家研究任燕翔的身高,只是定性分析,觉得矮,你呢厉害了,做了定量,明确提出任燕翔身高cm,还是最近长了1cm,那也可以。
如果你不能证明你的研究是有意义的,那你连开题都过不了,特别是硕士论文,博士论文。
论据不能全是别人的观点
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比较忌讳拿一个权威的观点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网上争论,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玩法,我找个特别牛掰的人说过的一句话,来压服你,或者我连他的话都不找。
我就说我是谁谁谁的粉,你敢说我,你就是大逆不道。
这种饭圈习气已经波及到了考研圈子,求你们别再带到学术圈子里了,会被锤死的。
你要想论证自己的观点,要么是逻辑推导和理论推导,要么是事实证据。
而事实证据呢,最好不要是别人的专著和文章,我们管这些叫二手材料,也就是经过别人加工过的的事实证据。
文科一般比较认的事实证据是原始档案、当事人的书信、日记、田野调查报告,等等,理工科可能就是实验了。
小结
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但是只有好的选题,呈现不出来也是白搭,各位在动笔之前,一定先设计好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学术回顾——分步论证——观点总结。
其中观点和问题是要完全匹配的并且贯穿论文始终的,不能写着写着超出了问题的范围,或者写着写着观点是啥都忘了。
下篇我想跟各位讲下学术规范,也是适用于硕士论文的。
01
最后一步,诸位加油
02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你们的任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