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论当代公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

SUMMER

毕/业/时/节

GRADUATETIME

电脑键盘敲着敲着,手里炸鸡啃着啃着,论文查重答辩的日子也近了。此刻,面对手机屏幕前摸鱼的你,我想悄悄问你一句:你的论文写完了吗?

(在写了在写了,写到致谢了)

不论此刻你是划水刷微博,还是起早摸黑搬砖查文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毕业论文一定在某一刻深深占据了你心中重要的位置。这个位置,不高不低,不大不小,正卡在喉咙处,让你一旦有出门旅行、外出聚餐的念头,都时刻感受到呼吸的痛。

毕业现状

A:喂,要去看电影吗?

B:抱歉我的论文文献没看完……

A:要不要一起去光谷吃饭?

B:那啥,我已经约了导师面批我的论文了,下次吧。

A:你现在干什么?

B:我在写论文。

A:要开黑吗?

B:我在写论文。

A:不理你了,睡了。

B:马上,我还在写论文……

其实,毕设安排都是学院规定好的,从开题动员、开题答辩、申报中期材料、初稿盲审再到毕业论文答辩,都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表。所以,只要聪慧勤劳的公管学子们认真规划时间,调整好节奏,就不存在看不完的文献,也不存在DDL临近前挑灯夜读的痛苦。(拖延症患者除外)

SUMMER

毕/业/时/节

GRADUATETIME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对于自律的学霸来说,论文撰写的焦虑不在于时间管理,而是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等性。是看着下载了满屏文献数据却迟迟不打开的无力,是经历了狂风怒涛般的头脑风暴后依旧产出一片荒芜的空虚寂寞。

史蒂芬·平克曾说:“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因此,把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和现象重新问题化,讲清楚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基本权力结构是什么,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不仅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还需要有刻意训练过的敏锐思维力。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做出效果,但万事开头难,凡事慢慢来,我们可以请教导师和同学,也可以有意识做一些的思维训练,如此一来,效果终会慢慢显现。

众所周知,写论文很难,难在遣词造句。

学术论文之所以称为学术,便是因为对用词用句的考究,对专业名词的熟知,对学术功底的直观表达。因此,这提醒我们不可以使用日常对话用语写论文,而是尽可能在严肃-活泼、有趣-枯燥、专业-通俗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将一个简单无趣的现象描绘成生动高深的理论,将多个复杂的专业词汇,凑出一句还算能读的通的话,让人产生不明觉厉、又似乎恍然大悟的神秘感。

随着毕业论文步入关键的审查部分,同学们的焦虑也随着导师回复消息的延时而逐渐攀升。据某些同学的反馈,虽然调研、写论文的过程很顺利,但修改论文才是最大的难关。因为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再是自己跟电脑屏幕之间互诉衷肠了,而是与导师、毕业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之间的多重博弈。

此刻,如何处理导师和毕答委老师之间的张力比你自己用力更为重要,换言之,你后期论文的努力方向极可能就是两者意见的相加了。

但是,并非每位同学都能求出两方意见的向量合力,更甚者,还会陷入意见完全相左、自相矛盾的困境。我们假设,导师修改意见为,毕答委修改意见为,你的论文修改方案为,那么修改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四种,只要没走到穷途末路,一切都有希望。

没错,只要有一线生机,勇敢的公管学子依旧会在学术探索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地追寻,而如何消化吸收老师给你的回复,这便考验你长达二十多年的阅读理解能力了。

请赏析下列语句,并分析此刻老师的心理活动。(9分)

老师A:“你这个问题很大。”

老师B:“你这个不行,要改。”

老师C:“你就是毕业不过的主。”

言简意赅,毛骨悚然,一句话轻轻松松让你数个昼夜的担忧变为现实,让你心中产生无数问号却难以言明。此句话的高妙之处在于它不直达你论文的痛楚,不明确核心的问题所在,却此时无声胜有声,仅指出后果的严重性,让你捉摸不透,抓耳挠腮,心态爆炸。

此时,你毫无办法,只能死缠烂打询问你的导师了,或者多多获取不同老师、同学的意见,逐渐优化自己的论文。但无论修改多少次,有一点请记住,所有的意见都是参考,都是促成一个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最终把握论文方向的人依旧是你自己。

若能碰上能耐心指导你的老师,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那便是你的福分,哪怕是夺命连环问,也要厚脸皮接住。

最后,在此刻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查重环节,我们提供以下可能有用的查重网站,希望能给予各位一点儿帮助。

1.知网

网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gs/5420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