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翟天临凭一己之力提高了论文标准”
临近毕业,各位毕业生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肝论文的“好时节”。
高昂的查重费、越来越严格的查重率,让各位网友不禁又联想到了当年那个不知“知网为何物”的北大博士——翟天临。
年,翟天临在微博晒出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一跃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
毕竟演艺界里鲜少有人拥有这么高学历的,好家伙,这一下子出了个博士,可不得一时激起千层浪,让众多网友纷纷大呼:“他不只是个演员,还是个学霸”嘛。
然而,打脸的时刻很快就来了。在一场活动直播中,有粉丝想要拜读他的大作,就问他能不能在知网搜到他的论文,翟天临也是“real率真”的直接回应:“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知网是一个学术文献的检索平台,可以说是写论文、做研究要用到的最最基本的一个网站,无论学生也好,学者也罢,写论文之前都要看一下同行都研究到什么水平了,这一步不可或缺,而他居然不知道?
其实早在年的时候,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翟天临博士毕业,却没有一篇被公开发表过的论文。
一个博士不知道知网、没用过知网,也查不到他发表过的论文,不禁让人怀疑,他是怎么拿到学位证的?
翟天临在北电研读的是全日制博士学位,基本要求是要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出毕业论文、有科研成果。
然而,三项指标,翟天临一项都没达到,却还是顺利成章的毕了业。
说好的全日制读博,翟天临却在读博年间拍了13部戏;
说好的毕业论文,翟天临在北电所学的专业,在年有20人博士毕业,只有19人的毕业论文,唯独缺少了他;
说好的科研成果,有倒是有,可又与别人文章的重复率高达40%。
不得不说,翟天临的这一波学霸人设真是立得快,去得也快。
而且这事儿不光在国内学术圈引起了震荡,还被人家环球时报给报道了。
害,一时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随着翟天临的一纸致歉信的发布,“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终于慢慢平息了下去。
可你以为广大毕业生们会放过他吗??
“没有人年年恨天临,但是年年有人恨天临。”
不出所料,这个论文季,多个网络社交平台再一次出现了“声讨”翟天临的声音。
02
“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
据说年后啊,毕业生们打招呼的方式都变成了:
“我是天临三年,你是几年的?”
“我是天临元年的(年)。”
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为众多毕业生们开启了一个“新纪年”。
据知网指标显示,翟天临的硕士学位论文共字,重复字数为字,总文字复制比为36.2%,去除引用文献部分,文字复制比仍占25.9%。
不得不说,翟某人真的是凭借着一手高超的造假技术,一气之下把整个本硕博的毕业难度都拉向了一个新高度!
这对毕业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此事一出,教育部立马要求对研究生的培养管理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并对毕业论文严加审查。
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包括“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资料显示,教育部在年花了将近万元用于抽检篇论文。
而从年开始的毕业季,不少高校也在查重率上做出了调整。具体数字因学校、专业而异,就目前来看,高者可达30%,而低者则为5%。各大高校也在严格落实清退“不合格”的研究生。
这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来说着实是一大噩耗,本想着能够轻轻松松毕业的你,现在只能抱着电脑熬夜修改,想尽一切办法降低重复率。
更有严格的院校因为这件事,提前把所有论文都送去盲审一遍,质量不行和查重率过不了关的,盲审就不要想过了,再不会有人敢随随便便“糊论文”或者“放水”的现象出现。
要说翟天临事件波及影响最大的还是要数本科生和硕士生,硕士的毕业率原本在80%,如今经过这样一档子事,就读院校要严格起来,这个毕业率必然是会直线下降的。至于本科阶段的论文,经历过的或者正在经历的都知道,审核标准提高,没有办法,只有一个字:“改!”
不少毕业生都会在学校检查论文的重复率前,在网上购买软件自测“查重”,其实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大部分高校其实是没有明确要求提交论文前必须进行自查的。但是,不少学生表示,为保险起见,防止延毕,绝大部分人会先自查。价格从上百到上千不等。
论文查重的根本目的是杜绝抄袭、剽窃、侵占、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近些年来却成了商家“钻空子”的地方:论文查重价格飙升,一天一个价,还有学生交了钱但并没有得到相应服务的情况出现。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某电商平台,一篇硕士论文查重的费用从一百多元,到一千多元不等。
某高校硕士毕业生小王表示,“4月17、18号查时,每篇论文元,而5月底在提交论文的时候,已经涨到元了。”除了价格一天一个样,在临近毕业期间,商家还会对论文查重的账号,设置严格的期限。比如十天之内不用就失效要重新买这种骚操作。
当前,提前查重成为了毕业生的必需,同时也激活了对论文查重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但是,由于目前,查重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为中国知网,而知网仅对高校和期刊编辑部提供查重账号,并不对个人开放权限,懂的都懂,这就是一条查重的“灰色产业链”。
西湖的水,我的泪,翟天临麻烦给我报销查重费!
虽然让论文查重费高涨的原因不是翟天临事件,但或多或少也算是一个导火索了,之前还看到有营销号专门把翟天临当反面教材鼓吹论文查重的重要性的,也是很会借热点做广告了。
毕竟,写论文如渡劫,“周期性声讨翟天临”这样的“社会性事件”能让我们广大毕业生更加紧密的站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近些年来,“翟天临,你睡了吗?”成了千百万应届毕业生们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论文季时必定会献上的“真诚问候”。
昨天0点,不知道是不是实在看不下去了,终于把翟天临本临炸出来做回应了。
看看评论区里的交火,大多是围绕着高昂的查重费用而展开的。
但正如这位网友所说的,没有翟天临,论文还是得查重,而且费用一直就很贵,翟天临并不是给我们制定规则的人。顶多也就是让本不富裕的毕业生们更雪上加霜了一点(这还不值得声讨?值得!)
说到底啊,很多人声讨翟天临的点并不是痛恨他的“学术不端”,而是学校要求的越来越低的重复率。
03
“为了写论文,我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在查重期间,毕业生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红色。
因为这意味着,同学,你得把标红的全部推翻重来。
论文检测一旦检测到有13个相同的字,就会认定是雷同。
当你使用查重系统时,它会将你的论文和它的论文库中的论文进行对比,找到重复项。
而这里面就有一个设置的非常不合理的地方,查重系统只看字有没有重复,完全不看意思表达的是什么,那么专业术语怎么办?拆了重造?
这时候学法律的同学尤其崩溃。写论文的时候要用到大量的法条,怎么办?有人想出来几个办法,将法条内容转化为图片、将法条内容制作在表格内、通过引用的方式降低查重率等等。
也真是辛苦各位同学了。
说句实话啊,提高论文审核标准这种事对名校生的影响其实不大,但对那些就读于一般院校的学生而言,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里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只是一般院校很难有水平非常高的导师去指导你的论文,短期内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它的难度往往是非常大的,一般都是靠知网+自己慢慢磨出来。
据调查,如今毕业论文难度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学术训练却只有零星几所全国顶尖的高校在一直维持,也正因为这些高校能够一直保持着严格的学术训练,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严苛的论文检查。
而那些排名稍后的学校,毕业生受到的冲击,确实是有些让人欲哭无泪的,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开设“论文该怎么写”这类的课程。
这就导致为了降重学生们绞尽脑汁的使出十八般武艺,结果却有些让人贻笑大方。
有些人用了AI软件,把“羊群效应”改成了“牛群效应”把“土豆网”改成了“马铃薯网”,把“快乐大本营”改成了“幸福大家庭”,改完论文还得改致谢,更有人边写致谢边哭的,很是“悲壮”。
大学生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年,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马寅初阐述了论文的初衷,是希望给予学生“研究之机会与著书之经验”,为他们的前途筹谋。
最后的话
时代发展到今天,论文的意义可能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也拥有了不同的意义,无论你吐槽也好痛恶也罢,总体看来,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锻炼了我们同学的学术能力的,所以,大家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论文哦。
毕竟,如果不认真对待。你很有可能会是这样的下场。
好啦,最后祝大家顺利完成论文,灿烂在六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