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
亲爱的届毕业生同学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家长,来宾们,大家下午好!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的毕业季又如约而至。今天,我们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此隆重举行届硕士、学士学位授予仪式暨考研表彰大会,共同见证名本科生和名硕士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人生新篇章的人生重大时刻,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所有毕业生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人们常说,毕业的季节,是感恩的季节,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值得我们去表达发自内心的由衷感谢。而此时此刻,除了想大声地向一直以来辛勤培育届毕业生的外院教职工、长期关心和支持届毕业生成长的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之外,我更想,也更应该向我们全体届毕业生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因为是你们用青春与汗水铸就了外院这一时期的辉煌发展。
在你们2年至7年的外院求学生涯中,恰逢学院“十三五规划”实施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你们的拼搏与进取中,学院实现了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专业建设方面,英语专业与俄语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同时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余项,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科建设方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得c+成绩,在同级别院校中名列前茅;科研方面,获批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30余项省部级项目,发表核心论文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等80余部;学位点建设方面,学院顺利通过辽宁省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你们当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物,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翻译专业的曾亦诚、英语师范专业的穆心慧、韩晓玉,日语专业的余憧欣,俄语专业的王宇凌,法语专业的张晓毅等同学分别被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高校招收为保送研究生;翻译专业的张大为、英语师范专业的李玉芳、俄语专业的杨宁、日语专业的顾晓雪等同学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刘一潮同学被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录取为博士生;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王园园同学在第18届、第19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米第2名,1米第三名,在年辽宁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1米第1名、0米第3名等多项优异成绩,获评辽宁师范大学年研究生年度人物,被誉为“辽师神鹿”。
在与新冠疫情抗击过程中,你们不畏风险,挺身而出,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涌现出了像翻译专业曾亦诚、英语师范专业张子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李蒙、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李婧瑄等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曾亦诚同学在全国抗击疫情的“主战场”武汉,积极投身到抗疫斗争的滚滚洪流中;张子文同学在锦州抗疫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得到共青团锦州市委的高度认可并被颁发荣誉证书。此外,你们还积极参与到疫情期间线上英语课程辅导的志愿服务中,累计参加人数人,累计线上辅导学时余学时。太多的优秀人物与先进事迹,不胜枚举,学院以你们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你们的担当奉献感到自豪。在此,我代表学院,向届全体毕业生同学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无论是求学深造,还是就业创业,都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都将面临人生的新挑战。但是,未经风雨的你们是否为这一新生活做好了准备。作为学院的院长、你们的老师、你们的学长,我愿将自己经岁月洗礼而收获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
第一,用奋斗书写人生,让人生充满精彩。同学们,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豪情万丈地去奋斗,去实现人生的梦想与价值。近来,年轻人的成长之路似乎受到一系列新形势和新观念的挑战。从“佛系”到“丧系”,从“内卷”到“躺平”,用被动去代替主动、用消极去代替积极,我们好像一直在给自己的不努力和不进取找到一种心安理得的理由。有的人说,他们拥有“躺平”的资本,因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脱离了那种“世人慌慌张张,为那碎银几两,去解世间万般惆怅”的困窘状态;也有的人说,他们的“躺平”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无奈,因为“压力山大”的社会现实令即便使出洪荒之力的他们还是觉得无法应对;更有人说,我的人生我做主,你有你的选择,而我,选择舒舒服服地“躺平”。于是乎,我们发出了一种灵魂拷问:是躺,是立,thatsaquestion。“躺”,的确是人生的一种选择,但是“立”更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而我们所需要的人生一定是有追求的人生。人生不是混日子,凑数字,最后把自己混成老太婆、老头子,装在小盒子,挂在墙上让众人看我们的样子。人生可以是拼搏下的平凡,但不可以是懒惰下的平庸。我们辽师外院人,始终坚持和发扬“越付出越热爱”的学院精神,从来都是积极进取的“干活人”,而不是混吃混喝的“干饭人”。同学们,愿你们以昂扬的斗志,奋斗出属于你们自己的人生精彩与辉煌。
第二,用坚持追逐梦想,让人生得偿所愿。同学们,人的一生在逐梦的道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会遇到一堆堆坎坷,甚至有时候人生的困难会让我们发出灵魂感慨:人间不值得啊。而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应对的秘诀只有两个,第一,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第二,当我们想放弃时,回头看看第一个秘诀,还是要坚持到底,决不放弃。毕竟,要想练就绝世武功,一定要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这就需要一种坚持。我们辽师外院人,没有和的平台,我们没有赢在起跑线上,我们可能也缺少出道即巅峰的成功机会。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输在跑道上,我们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人生的跑道上精彩演绎,并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校庆,同时也是我们学院70周年的院庆,因为从学校建校开始,就招收我们外语专业的学生,截止目前,学院为国家培养了1万6千余名毕业生。在对毕业生校友的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中有的成为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有的成为基础教育行业的教学名师,有的成为政府机关杰出的管理者,有的成为企业界和商界的精英人士。就拿辽宁省高校外语领域来说,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医学院等一半以上院校的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的院长或者副院长,都是我们辽师外院的毕业生。当然,也包括我们辽宁师范大学,我是咱们学院上个世纪最后一届,届毕业生。我们外院人从来都是永不停歇地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饮着风,咽着沙,坚持朝着成功的目标挺进,从不退缩,因为我们坚信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坚持到底,不负自己的追求与梦想。
第三,用珍惜去呵护拥有,让拥有能够拥有价值。同学们,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灵魂拷问,那就是,我们是否珍惜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从而让我们能配得上这种拥有,也让这种拥有能够拥有了价值和意义。有些时候,我们因为轻而易举的拥有,而想当然、无所谓;有些时候,我们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才实现拥有,但却因无法抗拒追求刺激和喜新厌旧的诱惑,而冷落了我们的拥有。同学们,珍惜你们所拥有的一切吧!珍惜健康的身体,管理好身材,不仅仅是为了一生能够玉树临风和亭亭玉立,而是为了能够在任何时候让牵挂我们、依靠我们的人能够心里踏实;珍惜时间吧,始终学习、成长,不要让岁月只在我们脸上留下风霜的印记,而是应该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珍贵的知识宝藏,我们可以允许岁月将我们的颜值拉低至“五菱宏光”,但是我们要努力让岁月将我们的内涵提升至“宾利飞驰”;珍惜身边的同学吧,你的基友,你的闺蜜,他们永远是你们可以倾诉、求助和依赖的兄弟姐妹,因为你们曾经共同走过青葱岁月;珍惜身边的恋人吧,因为世间多少个轮回,才有今生的相遇,这个人即便不一定能够伴你一生,但也将一定是你永远刻骨铭心、永远忘不了的某某某,因为,这是一份无关房子、车子、票子的爱,是一份“因为爱所以爱”的爱;珍惜父母吧,他们为培养你们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只有当你们真正为人父母时才能够深刻体会,你们曾经的任性和不懂事有多少次让他们濒临崩溃,但却从来没有削弱他们对你们始终如一的爱;珍惜伟大的祖国吧,她给我们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们这边风景独好,我们可以在这里如期召开学位授予仪式,让我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有着难忘地、意义非凡的仪式感;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吧,它赋予你们这一代人更多的机遇,让你们未来可期。
同学们,毕业的季节,也是离别的季节。曲终人散,今朝一别,可能天涯各自。此情此景,我多么想向你们深情地呼唤一声:“你莫走”,但我又清醒地意识到,有时候,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我也知道,无论去往何处,我们外院人永远不会让彼此找不见,因为我们就像我和我的祖国一样,永远都不会分割,永远彼此相连。
关于宇宙的尽头,诸多物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此刻,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于我们辽师外院人来说,宇宙的尽头就是辽师外院,我们从来不是这里的过客,这里是起点也是终点,是我们每个外院人心中日不落的精神家园。
亲爱的届毕业生同学们,愿你们历遍山河,仍觉人间值得;愿你们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再见!
文字:王强院长
图片:董世鹏
编辑:王纯(团委融媒体中心)
责编:董睿晗何润华庞淼
审核: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张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