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高校通常在每年的五六月份进行本科论文答辩,上一年的十二月份前后,甚至是更早的时间,一些学校则开始陆续发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通知》这一类的文件。
大学生关于“论文难”的抱怨在网上随处可见——“毕业最痛苦的不是分手,而是写论文!”“被毕业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修改了三次依旧不能定稿,内心已经崩溃,觉得我毕不了业了……”
毕业论文“难”,问题出在哪教育部年10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对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来说,如若学生的论文外审不过、查重不过,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譬如安徽财经大学在《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写道,“教务处每年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一次抽检,主要检查流程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追究学生的毕业资格,扣除导师相应工作量,并取消指导教师一年指导任务。”
那么,大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与指导老师的沟通情况如何?花费多少时间完成论文呢?面对令他们如此痛苦的论文写作,学校能做些什么?
麦可思对—学年受访本科大四学生研究发现,有89%的人表示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得顺利,也就是说超一成受访学生认为其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得比较“坎坷”。问题出在哪些地方呢?从—学年受访本科大四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情况来看,96%的人表示对指导老师满意,进一步了解受访本科大四学生与指导老师的交流频率可知,7%的人与指导老师“一学期几次”沟通交流,33%的人与指导老师“一月几次”沟通交流。
尤为值得高校注意的是受访学生完成论文/设计花费的时间:24%的人“一个月之内”完成,7%的人“两周之内”完成。
毕业论文要写好,治标更需治本面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之痛,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呢?
麦可思对—学年受访本科大三学生进行研究,数据显示,他们最希望学校在大四学年毕业论文/设计方面提供“选题方向”(79%)的指导,其后依次是“撰写方法/技巧”和“个人答辩”(均为72%)、“写作规范/要求”(67%)等。建议学校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给予大四学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