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8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以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宋永忠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12人进驻我校,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审核评估。
期间,专家组成员围绕“五个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通过集体走访、听课看课、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展开工作,对我校本科教学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估。
为使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专家工作和评估过程,我们综合整理了多日来跟随多名评估专家的随访结果,以“专家们的一天”这种形式、多角度展示专家工作,尽可能展现所有的考察方式和活动内容,以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超级亲友团”“健康体检团”的认识,加深对审核评估工作的理解,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8:00—8:30
专家见面会
11月5日,专家组在学校致远楼报告厅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见面会。专家组全体成员,山西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世新,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贺茂义,我校党委书张惠元、院长霍世平等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宋永忠教授主持会议。我校全体正处级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学督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以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领导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宋永忠表示,专家组一行是为学校服务、助推学校发展的“超级亲友团”,是把脉“五个度”的“医疗体检团”,是与学校师生充分互动的学习交流团,将严格遵守评估纪律,认真履行专家职责,助力学校早日建成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建成太原师范大学的目标。
8:30—10:00
集体考察
专家组一行集体考察了校史展览、山西陶行知研究馆、设计系本科教学成果展、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
在山西陶行知研究馆,专家组成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馆内陈列的数千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行知三晋”、“行知太师”两部分内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宋永忠教授表示,研究馆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山西省和太原师范学院的学陶师陶实践结合起来,很有借鉴意义,希望研究馆的建设发展能与学校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在师德建设和立德树人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教育的基地。
10:00—11:00
深度访谈
集体考察后,宋永忠教授对霍世平院长进行深度访谈,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及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办学经费投入等方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其他专家也分别对校领导作深度访谈,累计23人次。
专家们还对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审计处、学工部、团委、招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部分院系主任和师生代表作了深度访谈。
刘书瀚教授听取教务处陈亚平处长汇报后,对教务处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他指出,审核评估就是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如果发展太快出现“虚胖”的情况,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就会跟不上,因此顶层设计一定要符合学校实际,定位一定要准确清晰。
11:10—12:00
走访院系、期刊中心
方忠教授走访文学院时,对文学院的文化环境、图书资料室、行知教改教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文学院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与教师代表进行座谈。他对文学院办学成果能够在全国产生影响给予高度肯定,对文学院图书资料室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表示赞赏,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阎秋霞关于课程改革的汇报给予肯定,认为文学院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的观念革新、听说读写等综合性技能与专业课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值得推广。
程曦教授走访地理科学学院时,听取了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观了各类实验室,对地理科学学院的办学规模和条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与国家级特色专业名实相符,同时希望地科院更多吸取其他师范类院校地科院系的成功发展经验。
姜孟教授在生物系走访时,查阅了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资料,听取了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听了高晋华老师主讲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实地考察了生物标本室。他充分肯定生物系“保硕争博、引才建院,强化育人、创新引领、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德育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创新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引进、申博建院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史国生教授看了郭新明老师讲授的《体操I》课程,认真翻阅相关资料。课程结束后,他对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给予肯定,并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
姜孟教授走访了期刊中心。中心负责人围绕中心的历史、制度、荣誉、团队、展望等方面作了介绍。姜孟教授对《教学与管理》连续五次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总览给予高度肯定,并希望期刊中心继续努力,在促进教师科研中起到积极作用,争取将旗下五个刊物打造成学校的靓丽名片。
12:00—13:00
午餐随访
中午,方忠教授在学生食堂的窗口购买午餐,与身边排队的学生亲切交流,了解饭菜价格和对食堂的满意度。刘书瀚教授与同学们共进午餐,亲切交流。
随时随处,专家们都尽量多地与师生交流,在电梯间遇到学生会问问是哪个专业的、准备去上什么课?在操场上遇到背书背单词的同学,会询问冷不冷、能不能看清楚?专家们认为,以随机访谈的方式询问师生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得到的是“原生态”的反馈,更真实可信。
专家们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