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扎心中科院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上热搜

昨晚,“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走红”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微博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网传的是他论文中《致谢》的部分。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的坎坷求学路,感染了众多网友,并在网络平台迅速走红。

图片来源:微博

22载求学路,“许多不容易”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

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

许多不容易。

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

这段文字来自该论文的《致谢》部分,文章刷屏后,黄国平博士给网友回了一封信,并附上《致谢》一文的完整版本。

图片来源:微博

从《致谢》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他经历的人生种种艰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母亲在他12岁时不要他了;

父亲不管他,即使医院也仅仅留下点钱就走了;

他17岁时,父亲交通事故离世。同年,照顾自己17年的婆婆病故;

自己的计算机启蒙老师英年早逝;

照顾自己的师母也早已离世。

与他有生命牵绊的人、人生启蒙老师几乎都离开他了,可以说,全世界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了。然而,除了亲人师长的离去,贫困却是另一种现实的考验。

下雨天,要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水;

夜里抓黄鳝、钓鱼、养猪、出租水牛户口换来的钱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期间还会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

父亲还偷他辛苦抓的黄鳝买肉和酒自己吃;

因拖欠学费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

雨天穿着湿衣服上课,夏天赤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只有破旧的衣服挨冷上课。

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但他的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命运一丝的怜惜是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在《致谢》结尾,黄国平博士对未来不乏期待,他写道“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显然,黄国平博士成功了,经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他年博士毕业后,入职腾讯公司,在该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Lab”担任高级研究员,目前事业已小有成就。

热搜沸了,凭什么刷屏?

这篇4年前的论文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走到人们面前这一次,它迎来的不是导师的审阅,反而带给网友感动与思考。

《致谢》带给网友的是直抵人心的触动,这种触动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为追求幸福之梦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网友们纷纷表示,如果人生之路真的有捷径,那读书可能是改变命运最好的路。

图片来源:微博

也有一些网民在留言中说,“大家都活得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言说的苦衷”。他们的感叹,我们不能说是消极的情绪,因为我们更多人都明白,世界上从来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想要获得幸福的生活,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引用哲人的一句话,“历史总是抛弃那些前进路上的懒惰者、懈怠者、无为者,而将那些奋进者、搏击者、有为者镌刻在丰碑上。”《致谢》的走红,不正说明这个理吗?

出生卑微,但人穷志不能穷

通过黄国平博士的经历,同时引起了不少网友对“原生家庭能够决定一生吗”话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423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