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如约来到小于的宿舍,比较简单,厨房什么的都还没有配置呢,小于平时在学校餐厅就餐,双休日回老婆娘家。
时隔几年没有见面,小于的性格依然没有变化,毕竟是学习理科的,比较理性,话语不是很多。
在聊天时,自然而然就谈起找女朋友的事情了,我就顺便把老巫婆以前曾经做的事情:《10、老巫婆怎么在生活中用其邪术(7)》中介绍的同事以及《11、老巫婆怎么在生活中用其邪术(8)》中介绍的送咸鸭蛋和粽子等,和小于简单地说了一下。我在说的时候,小于简单地回应着,并时不时地微笑。当我说完上述几件事情之后,小于不经意地抛出了一句:“唉,我老婆就是X老师(老巫婆)介绍的啊!”
当时,我感到惊讶!就顺便问小于:“什么时间的事情啊?介绍的哪位啊?我是否认识(我还以为是我也认识的老师呢)?”
小于慢声慢语地说:“是X老师(老巫婆)的一名学生,在校时与X老师打过交道,已经毕业了,现在在县级市的一所邮局上班;是我考上厦大博士的时候为我介绍的!”
与老巫婆共事那么多年,知道她为人的心胸,见不得别人的好!我就根据老巫婆的性格特点,分析老巫婆为小于介绍对象这件事情:
小于,老X(老巫婆)怎么在你考上厦大的博士之后,才想起来为你介绍对象啊!?
以前在那所学校上班时候,随着老师大量的离职,单身的老师越来越少,年龄也大了,那个时候最需要有人给介绍对象,老X也知道你是单身,那个时候老X怎么不给你介绍啊!?
你考上博士之后,厦大的美女大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那多的是,再个你也上过班,比以前更成熟了,在读博士,好多美女研究生说不定还追你呢?你哪儿还需要老X介绍啊?
为什么在你最需要介绍对象的时候,老X不为你介绍;而你不需要她介绍对象的时候,老X反而给你介绍啊!?
即便是给你介绍,也介绍个研究生啊!你马上即将攻读博士啦,找个研究生很容易的啊,再个,博士生找个硕士生很搭配的嘛,至少两个人的知识、视野都差不多吧?老X手下的班主任、辅导员中也有不错的单身研究生啊,她怎么不给你介绍,反而介绍一个本科生呢?
小于眼前仿佛一亮、支棱一下、微笑着说:“也是的啊,以前需要的时候,她不介绍;怎么不介绍一个研究生啊?”
上述:小于不经意地抛出了一句‘唉,我老婆就是X老师(老巫婆)介绍的啊!’与小于眼前仿佛一亮、支棱一下、微笑着说‘也是的啊,以前需要的时候,她不介绍;怎么不介绍一个研究生啊?’小于的行为被老巫婆通过法术远程操纵着,换句话说,老巫婆通过法术操纵小于怎么说话,通俗地讲,老巫婆借小于的嘴巴讲话!
这个你可能感觉到不可思议!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老巫婆为何这样做呢?
这就牵涉到老巫婆的另外一个法招:破坏别人的信心!一方面是破坏别人对你的信心(任);另一方面是破坏你对别人的信心(任);最终破坏你自己对自己的信心!
上述,我为何说老巫婆借小于的嘴巴讲那几句简短的话语呢?
那次从小于宿舍回来的路上,遇到院上的一位老师,看到老师的面部神情那一刻,脑海里立马闪现(法术):“海涛,小于的老婆不是老巫婆介绍的,是老巫婆专门让小于设的一个局,让你讲出那番话的,让你的老师、同学及私立大学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及其他人都知道:你周海涛也是一个鸡蛋里头挑骨头、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挑拨离间的家伙,也不是什么好鸟,以后别再吹牛啦,谁还会相信你的话!?”
A:如果小于的老婆不是老巫婆介绍的话,这是老巫婆专门设的一个局,那么老巫婆这是为了破坏别人对我的信任!
根据:
老巫婆的性格特征——见不得别人的好(大前提);
小于考取博士之前,年龄很大了,仍然单身(小前提);
小于考取博士后,介绍女朋友、本科生(小前提);
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小于最需要别人介绍女朋友时,老巫婆为何不介绍;
而在小于考上博士生后不需要介绍时,老巫婆反而介绍;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理过程啊!老巫婆当然知道我可以推论出;即便我的逻辑推理能力差,老巫婆也会通过法术发送给我这样的信息波,甚至老巫婆直接通过我的嘴巴讲话!
所以,在我说出这番话之后,老巫婆就会拿我说的话到关键的人面前说事情!
老巫婆编个类似心理测试的题目(小于的老婆是老巫婆介绍的),然后让你作答(我根据老巫婆的性格特点所做的分析),最后再拿这个心理测试题目及你的作答,去说给别人听;
随便一个人听了之后,根据常识就会说:你(周海涛)是一个是非之人,是个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挑拨离间的家伙;进而让其他人对你(周海涛)失去信任,最后让其他人认为:你(周海涛)说的有关老巫婆做过的事情都是胡说八道,无中生有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巫婆会根据相关人士脑海里的反应(思想和情绪),通过法术向有关人士进一步发送有关你(周海涛)的思想波和诸如排斥、讨厌甚至厌烦的情绪波;
本来,老巫婆是位是非之人,经常喜欢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挑拨离间的人;令人生厌的人;
然后,老巫婆通过让别人做心理测试(演戏),再通过法术向相关人士发送思想波和情绪波;
最终,变成你(周海涛)成为是非之人,喜欢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挑拨离间的人;令人生厌的人;
看到没有:这就是老巫婆颠倒黑白的本事儿!
跳出来看,从老巫婆编心理测试题(小于的老婆是老巫婆介绍的)开始,就已经是无中生有了啊!用‘心理测试’来形容老巫婆设的局,就有点玷污‘心理测试’这个词语了!因为‘心理测试’是一个科学的术语,需要一整套的试题来测试人们的心理!并且里面都有测谎题目、并且对于试卷的信度、效度都有科学要求的!
而老巫婆通过仅仅一个无中生有的题目(场景),根据别人的如何说、如何做,来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再通过法术操纵别人的思想和情绪!
其实,老巫婆设置的所谓心理测试题目及别人的反应,都是烟雾弹,都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无关痛痒的,最重要的是:在烟雾弹的掩饰之下,老巫婆通过法术远程向相关人士发送思想波和情绪波,操纵相关人士的思想和行为!
老巫婆之所以编所谓的心理测试题目来设局;让别人表演,让你做测试题目;老巫婆背后施法术;老巫婆究竟要干什么呢?换句话说,老巫婆什么目的呢?
目的就是:破坏其他人对你(周海涛)的信心(任);破坏你对身边帮老巫婆演戏的人的信心(任);最终破坏你(周海涛)的信心!
B:如果小于的老婆是老巫婆介绍的话:
我从小于宿舍回来的路上,遇到院上的一位老师,老巫婆通过法术远程向我发送信息波:“海涛,小于的老婆不是老巫婆介绍的,是老巫婆专门让小于设的一个局,让你讲出那番话的,让你的老师、同学及私立大学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及其他人都知道:你周海涛也是一个鸡蛋里头挑骨头、无事生非、无中生有、挑拨离间之徒,也不是什么好鸟,以后别再吹牛啦,谁还会相信你的话!?”
老巫婆之所以这样做,让别人演戏,然后通过法术远程向你(周海涛)发送上述思想波和情绪波,目的是:
破话你(周海涛)对你别人的信心(任);最终破话你(周海涛)的信心!
即便是现在,老巫婆为了忽悠我、让我分辨不清真假,在我写这篇小文章时,通过CNKI(收录国内所有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老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学术网站查询(老巫婆知道我这个习惯)一个时间点时,又开始使用老巫婆很拿手的忽悠大法!怎么使用呢?
我通过CNKI学术网站查询小于是哪一年开始攻读博士研究生,在查询时,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竟然查询不到小于的博士毕业论文,只查询到小于的硕士毕业论文!并且,我读法律硕士期间找小于去玩那次,我曾经看到过小于的博士毕业论文摆放在桌面上,并且拿起来随便翻阅了一下,我印象中小于的博士论文题目和搜索到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相似。
一般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在毕业后延迟半年到一年时间,才会录入CNKI学术网站,可小于如果读博士的话,已经毕业好几年了啊!并且年的同学,博士毕业论文都已经录入了啊!
刚开始我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进行搜索的,不但输入小于的全名,而且还输入了小于的毕业学校;然后我采取普通检索模式进行搜索,只输入小于的全名;
由于有好几位学者与小于同名,搜索结果比较多,就把专业限定在小于的相近专业范围;搜索结果依然没有显示小于的博士毕业论文;
这个,我读法律硕士期间做毕业论文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CNKI里面搜索不到已经发表的文章;而在百度搜索时,结果显示有某一篇文章。不止一次、两次,后来因为这个事情找到学校领导!
当我在百度里面输入小于的全名,进行检索时,发现了一张年厦门大学某学院的已录取博士生名单,里面有小于的名字。
看到没有,这就是老巫婆一贯的伎俩!
当然,基于与小于几年同事的相识、小于的性格、小于的为人、在小于宿舍与小于的交谈,我相信95%的可能性是:小于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
但是,基于人性中的弱点,更基于老巫婆的为人处世方式、特别是老巫婆的祸事方法,仍然保留5%的可能性是:小于从没有读过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不管老巫婆的伎俩看起来有多高超、多么高明,尽管老巫婆那诸如‘介绍对象’、‘攻读博士研究生’这样人生中的大事情、明显的事情来忽悠人,与其他人真诚地沟通和交流一下,真相立马就大白了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