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米勒,秋叶大叔新任小助理。
很多小伙伴在好奇,大叔要招个全职助理,那助理的“入职测试”是什么?
我想你们肯定猜不到,测试题居然是“给14个大学毕业生指导毕业论文提纲,限时一周”……
“本科毕业论文”这事,已经距离我很遥远了,算上研究生的三年,算上工作的两年,写本科毕业论文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重点是“隔行如隔山”!我自己的本科学习的是计算机,毕业论文就是写个程序的事,对这14个孩子的所谓“广告学、营销学、传播学”专业几乎一窍不通。
好吧,不过既然今天大家还能看到我在这里蹦跶,说明这个任务我是合格了。
不信?有大叔的截屏为证:
还别说,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光有学术上的方法和技巧真的不够,庆幸自己工作两年,否则不能通过“考验"事小,把人家14个大好青年学业给耽误了。
更神奇的是,我经过四天的苦战,按时给大叔上交大纲汇总第一版,这时我发现我居然是收获最大的那个人。
1、看懂游戏规则,才是合格的玩家
对于写论文头疼这事,我以前也觉得“无话可写”,“写了也没有意义”,“不就是套话、大话、车轱辘话吗”,多多少少对“论文”有些抵触情绪。
反过来看,既然大学坚持要求毕业生写论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这件事一定是有价值的,我们觉得“无聊”,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看不懂游戏规则”。
本科的毕业论文到底是什么?
其实它仅仅是一张“本科毕业的考卷”,最重要的规则不是要你优秀,而是要你做到能“合格”。
教练,往往不是游戏玩的最好的人,而是对游戏规则最清楚的人。
工作也是一样,如果看不懂一项任务的真正目的,就会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哪里是关键,听不懂意见,也看不懂反馈,容易跟意见向左、做法不同的人闹情绪,最后还是自己难受。
如果大家对毕业论文的游戏规则有兴趣的话,添加小助手r,回复“游戏规则”获取。
2、价值观就是选择,没有人能对你负责
14个小伙伴,即便每个人只沟通半小时,也是最少7个小时的时间,加上指导、修改、定稿等等,基本到最后定稿,都经过了至少三轮的沟通。
可以说,就算是自己毕业的时候,都没有对论文这么全情地投入过,从早到晚泡在论文堆里,甚至产生了自己同时写14篇论文的错觉。
中间,有人在实习,也有人在备战考研。
计划周四是提交大叔审阅的时间,这样万一有不合格的地方,还能预留一天时间缓冲。所以,在我这里通过定稿,是周三晚上必须完成的,是一个关键时间点。
可是,周三,我收到了这样的信息:
是的,指导论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实习任务”,我需要完成,14个同学的通关率是我的任务检验指标。
放在五年前,我也对我的导师说着类似的话,总觉得,我的论文指导,其实不是我的事,和老师沟通,不是我自愿的,是老师为了完成任务逼着我们做的,论文这种无聊的、没有产出的东西,没有意义,一点不重要。
可是看到“请假”消息的一瞬间,我发现,我居然一点都不生气。
我突然发现,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是因为她们做事情还不知道照顾别人的时间,别人的感受,别人的需求,她们习惯自己被关照,被指导,被安排,就是没有意识到,每一个帮你的人,都不是义务。
不认真及时交论文又怎样?不怎么样,没人逼你,不过是错过了获得秋叶老师用心指导的机会而已;
工作的时候,老板给你指导了方法,你继续我行我素会怎么样?不怎么样,不过是工作不等人,能干的人会替代你而已;
遇到了好的机会,不逼自己拼一把会怎么样?不怎么样,不过是舒服了当下,过后寻求借口自我安慰而已……
嗯,每一个选择,都有其代价,哪个重,哪个轻,学生时代的判断,和工作之后的判断,肯定是不一样的。
3、格式不仅是细节,更是用心的标志
很多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对“格式”的问题是不屑一顾的,甚至当老师提出“不要写‘第1章’,要改成‘第一章’”的时候,内心戏一般都是:好的,我(ni)知(you)道(bin)了(ba)。
经过面试的同学都知道你的“着装”影响评价吧,为什么呢?
还真不是因为你这么穿就好看,是因为,对着装的重视,体现了你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这次,我面对14个同学,就有14种不同的格式,其实明明学校给了统一的格式模板啊。
看在只指导大纲的份上,我还没有特别的要求标准格式,只要能看的清楚。最后我自己用格式统一刷了一遍。可是,如果是一整个班呢?全院呢?那还不把老师累死?
比提纲格式更加麻烦的,是文档标题,14个人中,几乎没有人在把文档传给我的时候在标题上备注自己的姓名。我收到的文件,如果不处理的话,全部都是“论文大纲(2)(1)(1)”这样的……
每次都是我自己“另存为”的时候,修改了文件名,变成“论文大纲-xxx-第x稿”,在修改的时候保留了源文件,新建一个“批注版”。有几次,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同学居然直接在“批注版”上修改,然后回传给我了,让我哭笑不得。
为什么这样呢?
当你写一份论文的时候,当然不会担心命名的问题,反正都是你自己的;可是,对于要看多份论文的人来说,文件名就是个很重要的标识信息了。
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不仅仅是要“思考”,更要能理解对方的状态,这种能力叫“同理心”,很多人不是不思考,而是缺乏对别人工作状态的理解,不理解别人的状态,你也许用自己的模式去思考别人的麻烦,当然无效。
我做助理,看大叔做事的时候,会发现“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