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山西大学级新闻系学子
保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初见学长,是在排球队宣传时,彼时只觉其阳光帅气;
再遇,即是在学院的新老生交流会上,方知他被保研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绩同他的相貌一样亮眼;
而这次,在暖暖灯光布满的咖啡馆里,他穿越风尘而来,细细聊开,才觉学霸光环的背后,他也是个幽默且暖心的大男孩。
因为热爱,所以才从轻上路
保研本非高宁伊始所盼。入学之初,同大多数大一学子一般,他也只是踏实学习,认真上课,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而不同的是,他始终坚持着这份踏实的态度,成绩名列前茅,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二结束。后来,在同学长学姐的交流中知道了保研这项政策,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试一试,便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和绩点。
其实,那时的他也没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保研成功,但是只是想做一个尝试,一个无关结果,只享受过程的尝试,倘若没有保研成功,那就去找工作,做自己喜欢的新媒体。因为,做一个新闻工作者本身就是他的初心所在,忠心所在。
我们是因为自己喜欢才学习,这一点似乎许多人都忘了。正如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许多人念大学、考研、甚至读博,却不曾发问自己所做为何?他们高智商,善用体制,让自己去适应社会而非通过努力让世界变得有一点点的不同。
见过了太多的学生在报志愿时迷茫,最后遵从父母的意见而选择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却在大学学习中逐渐对其冷淡,每日惶惶,担心未来,也讨厌当下,最后拿着一纸文凭继续徘徊。因为没有热爱,所以不愿放下包袱,从轻上路。
所幸,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能极尽全力,为之付出。高宁始终信奉,一个更优秀的人方能配得更优质的生活,而首先他要做的是要成为更优秀的自己,青春一场,定当不负勇往。
风景尚美,何妨遗憾且徐行
高宁谈到,当年报志愿时本可以选择更有名高校的他,为了自己向往的传媒,来到了山西大学新闻系。当初初一听到传媒二字,高宁便认定这是自己未来会为之奋斗的方向,这种不可言喻的缘分指引他来到太原,遇见山西大学,遇见不曾有过的风景。
问起学霸是怎样炼成的,高宁学长倒不认同“学霸”这个名号,他并不认为自己被保研就比别人更出色,坚信分数高的人远不如能力强的人。在这所有百年历史老校里,他遇见过太多牛人,譬如小他一级的学弟——级新闻系冯旭学长,亦即近一段时间里风靡太原的短片《Taiyuan遇见与你》的导演。高宁言,冯旭有自己所长,因为热爱一直坚持着做下去且做到极致,在同期的大学生中尤为出类拔萃,这方是他所欣赏的“学霸”应有的状态。学长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够参与到短片的拍摄中来,和这么一群伙伴们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或许是自己在山大必然要创作的故事。
至于课外,学长送给所有的新生们一句诤言: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勇于尝试,尝试去争取每一次机会。只是切记,看淡得失,成功是能力与运气共同作用的,有时机会到你手中便是极好,倘若机会未至也不觉挫败,至少曾经努力,不给青春留憾。
大学校园里的学习并非只有书本知识,修炼的道路还有很长,我们需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慢慢走,细细思。
专心而一,收获尽是美好
高宁是院排球队队长,他认为参加排球队是他的大学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曾经的高宁也是微胖界的一员,选择加入排球队初心并非减肥,却在三年多的运动中,塑造令人倾羡的体形。与参加其他校园组织不同,训练场上的高宁尽可以用挥汗的方式宣泄烦躁,抛开一切的条条框框,运动时的他,更加真实鲜活。
有人言,大学里最难找到的是朋友,所谓的同班同学可能只是在一起上课,同窗情谊由此显得格外轻。而排球队里那个热情阳光的高宁,认识了更多的人,在这里没有专业之分、年级之别,说起来,大家不过是一群爱好排球的年轻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或许是我们参加校园组织最美好的收获。
从大一到大四,学长唯一坚持参加的即是排球队。从前,他是萌新,听学长学姐传授经验,亦跟随他们的脚步踏实学习、尝试保研;而今,高宁在学着他们曾经的样子,做好萌新们的“老”学长,向学弟学妹介绍吃喝玩乐,分享秘诀,一笔笔绘满大学旅途的风景。
寂寂旷野,未来可期
这学期课业少了很多,高宁学长在准备毕业论文之余,也想着挣一笔钱,送自己一场毕业旅行。去日本,瞧瞧粉红的樱花精灵纷扬洒落,老旧物体外表下充满岁月的美感。尤其是京都,那个川端康成笔下古老风雅的城市,所有日本人可以称之为故乡的地方。
那里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走在沉默的京都街头,悠悠地看着时光从眼前走过。
至于日后,学长说,还是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吧!优越的生活自然也是想要追求的,只是,变优秀不止为了工作生活,路上的风景还需从从容容地一一看过。
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内心的,皆如微末。
未来的日子
愿你依旧看淡得失,自在畅意
愿你从来专心而一,诠释真我
愿你始自赤诚热血,安乐无忧
编辑:祁玉凤
责编:郭芙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