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屏幕那端的大学生
01
《后浪》刷屏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敬意、感激
今天,青年节,B站视频,何冰的演讲《后浪》刷屏。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满怀敬意,满怀感激。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学习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视野。
那么,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多么美好的祝愿,多么美好的期盼。
年轻人,我们盼着你们的分享,等待着你们的分享,期望能走进你们的世界。
请开启大门,让我们看见真实的你,听到你的声音,而不仅仅是点赞和表情。
02
网络的两头,两个世界
这场疫情,把全国近万大学生封闭在“家里蹲大学”里,开启了网络学习模式。
网络,成为链接学校、教师、学生的通道。
网络那这一头,很多老师对着镜头,成为了网红。
网络的这一头,同学们默默关掉摄像头,听课,少有人说话。
联络师生的十几个学生QQ群,经常处于静寂的状态。
如果某一天老师有作业布置,学校有工作安排。我们会看到清一色的“收到!”偶尔有一些表情。
除了这些,很少看到带着自己思想的讨论交流。甚至看不到一句表述完整的话。
同学们怎么不肯说话?
苏格拉底说:“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令人喜悦的讲话能力。”
说话的能力很重要,好好说话很重要,今天我们重点聊一聊。
03
从寒假作业说起
这个寒假,给我们学院两个班布置了一些作业,有读书,跑步,调研,旅行,更重要的还有写作,包括写总结,写规划,写生活……
多一些麻烦,是因为多一些期盼。
待归来时,同学们更健康,待归来时,同学们已成长!
?1.静悄悄的QQ群
一个假期,QQ群里最多出现的是“收到”,有时会统计个人疫情相关信息,“**在某地家里,无症状”,持续刷屏。我认为,这种没有感情的统计类信息,交给问卷星和在线文档就可以解决,群里最该出现的应该是个人有价值的表达,或者是扯扯淡,聊聊天。
疫情发生之后,我特别想跟同学们聊聊,主动地在群里说话,引导他们发言,但发现好像选错了频道,怎么都对不上点。
说了半天,没人搭理。
我说的不对吗?好像也没有错,果真错了,可以反驳啊!
任凭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慢慢地我知道了,同学们一是不想跟老师说话,二是真的不怎么会和老师说话。
一岁娃都会说话了,大学生能不会说话吗?试一试就知道了。
?2.没创新的新春祝福
作业中有个题目,新年送祝福,要求把祝福以恰当的方式送给应该送达的亲朋好友,除夕这天,我把自己的新年祝福创意提前分享给了同学们,希望能给点儿启示,激发出一些灵感。
我的这份祝福点对点送给了上千好友,虽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