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各种ldquo致谢派别rd

导读对于毕业生们而言,学位论文凝结了这些年来学习的成果、思考的结晶和长时间的辛劳。“致谢”也是论文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正文的专业严谨,致谢大概是毕业论文中展现自我才华、原创程度最高的部分。下面,小编带你领略一下那些骨络惊奇,别开生面的论文致谢。

诗词歌赋派——文思如泉涌

壬辰孟秋,予去巴入蜀,至于成都,求信息之学,习光电之理。既四载,逐志未成,犹硕士焉。这是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李能西的文言文致谢,行云流水般洋洋洒洒,让同样作为理科生的小编汗颜不止。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致谢词全文

壬辰孟秋,予去巴入蜀,至于成都,求信息之学,习光电之理。既四载,逐志未成,犹硕士焉。顾详思之,将七年矣。曩予之来时,未及弱冠,更事弗多,懵然而不自知;今术业初悟,学道略闻,已为临别之期。太白尝曰:“夫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兹予方审矣。昔之伏案,向之执笔,仍历历于目前,恍然如昨日,旋而感慨系之也。

予本凡人,生于鄙野,少乏颖异之资,长无逸群之才。师不以予愚钝,悉心训波导之术,倾囊授磁光之学,知予性怠,时督而策之。予之师者,唐教授婷婷也。长予十岁有余,既乃严师,亦为益友,常训予曰:“君子先成其德而后修学也。”其德贤行厚,志笃才博,乐易爱人,人皆称之,莫不叹服。既为其师,引于科研,助以机杼,垂询愚见,郢正拙笔,字斟而句酌之。予每被于困搓,劝复刊之,文终成焉。逢师如是,何其幸乎!师之恩义,虽卒业而莫敢忘也。

予初来,常有未明,师素少闲,不能辄解其惑。兄李杰友善,屡复予问,授以仿真之术,实验之道,知无不言,未有所藏。后同门者咸至,亲睦互助,和顺相与也。每得暇,邀同窗以游,俯仰天地之浩渺,览历山川之秀美,气冲紫霄,志凌青云。今者将去,春花秋月不复往兮,夏云冬雪再难寻矣。

嗟夫!予之去乡久矣。椿萱年逾天命,察其红颜渐老,白发徐新。予甫降,见谓能西,冀之乐天;岁稍长,而又多疾,即愿之安康平生也。家门书香,父严母慈,趋庭鲤对,申之以孝悌忠信,克之于礼义廉耻。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念业既成,侍父母之日益少。恨哉!愧哉!

夫盛谢斯人之与予携行,望余生多容也。

聚散有时,得失无常。且惜流光,不负少年。别矣!予之学乎成信。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如果说李同学的文言文致谢让人汗颜不止,那么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这一位郑友平博士的文言文致谢大概只能用顶礼膜拜来形容,全篇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感情深切,读罢意犹未尽,令人叹为观止,引来网友们的疯狂点赞。

▲答辩现场视频/知乎用户“二十五铌”

“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超过十年难以在家过寒暑,这是多少硕博学子的切身体验。

以下为致谢原文: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吾去蜀入秦,凡五年矣。昔之来者,翩翩素衣,白马银鞍,谈笑无忌。今将去也,堪堪而立,褐面黄须,肱股生腴。不得少瑜之梦笔,唯学祖狄而闻鸡。心高气傲以格钛二铝铌之物,智短才疏稍致材料加工之知。为此浅陋之文,以资博士之谋,诚不胜惶恐也。

初入长安,即为恩师所知遇,幸何如之。恩师曾公,名讳上卫下东,少有才名。师夷西学,以涉重洋,修诸德国,而报故邦。求索未知,惟日孜孜,正襟治学,不尝稍忘。及至聘为教授,时年仅三十有四耳。潜心于经典,焚膏以继晷。学问博如四海,非唯囿于简牍。每亲临工厂,必鱼贯相请,凡所问者莫不相答。尝有经年不解之惑,观之如庖丁之牛,解之以经理,人皆称善,莫不拜服。吾师声名之隆者如此。自吾拜于门下,言传之,身教之,伏九不怠。及其斧正拙笔,字斟之,句酌之,晨昏弗懈。为学莫重于尊师,恩师循循以导,谆谆而教,恩德未可胜计,无论尽报。

予以二八之年求学于外,背井辗转已逾十年矣。进不得衣锦还乡,以光门庭,退未尝趋庭鲤对,而事双亲。其为子也,殊不孝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致孝者,怀橘卧冰,温衾恣蚊。无报严君之德,何如三迁之恩。吾素远游无方,岁末而归,十数日复去。独见故乡十年无夏,不察父母容颜渐改。父母年逾天命,两鬓霜凝,尤以垂垂之姿,而为版筑之作。每念及斯,愧也,疚也,恨无地也。吾弟求学于成都,学业既成,此诚不胜之喜也。幼时尾从终日,及长而别,少聚多离。愚兄痴长五岁,孝悌两违,贤弟勿见责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朋曰共砚,友曰志同。承蒙见遇,铭诸五内。清风明月同唱苏子,高山流水共操五音。刀笔可录春秋,缣帛难表衷言。敬列诸君之名于文末,以表谢忱,倘有阙漏,唯乞见谅耳。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狂热粉丝派——写论文不忘追星

曾几何时,上热搜的医院的胡江华同学在其论文最后部分致谢歌手林俊杰,表示在过去十年里,林俊杰的歌曲给了她强大的精神支持。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dalagongg.com/sxjq/5398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