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国难当头本科论文写些啥?北京社科普及论文摘要男可弃妇可丢,西藏决不能丢。———政治学系学生卢荣汉论文《西藏外交问题》冰琪淋为物虽微,然苟能详细研究努力改良,亦一谋生致富之实业也。———农学院畜牧学学生郑光裕论文《近代冰琪淋制造法编辑》广东社会一般的观察是新的真新,旧的特别旧,还有许多人,西化其表,骨子里却守旧异常。———政治历史学系凌有凤论文《广东几府文化研究》70年前在国难中颠沛流离的本科学生是如何写论文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的40份-年间岭大学士学位论文中写到:“男可弃妇可丢,西藏决不能丢”、“让这些自甘堕落的人们被淘汰了去吧,时代的伟大思潮正推动着大众向前迈进!”70年后,重读这些文字,依然能感受那份热血沸腾和振聋发聩的呼喊。抗战热情燃烧论文也狂放学术论文讲究的是理性,但民国28年到30年间(年-年),正好处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难当头,学生写的论文处处洋溢着高涨的抗日热情。“正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的民众都要考虑自身的生存与略强的关系,大家都感觉到民族的唯一出路,是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张维持在年3月15日完成的本科论文《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思潮之检讨》中,理性分析“中国当时没有一个党派可以单独抗日”。到了文章页的结论一节中,激情难抑地感叹:“虽然其中有极少数的分子与汉奸的言论与行动,但这无损整个的抗战的目的与意志,让这些自甘堕落的人们被淘汰了去吧,时代的伟大思潮正推动着大众向前迈进!” 抗日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也被作为研究对象呈现。历史政治学系余国瓒论文《中国共产党之研究》预言中国一定取得最终胜利,他分析“战争既发,实为中华民国生死关头,则国内各党派,应捐弃党之私利成见,而当以国家民族利益之前提,‘皮之既亡,毛将焉附?’”这个学生还颇有远见地预言:“抗日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共产党越有利。”70年前学生提“西藏决不能丢”西藏问题早在70年前已进入本科生视野。政治学系学生卢荣汉所作论文《西藏外交问题》中,作者从西藏重要战略地位、资源等角度论证“男可弃妇可丢,西藏决不能丢”。论文记载,抗日战争时期,“西藏曾通电拥护领袖,抗战到底,并且在藏祈祷,希望我队抗战胜利。”作者在论文中提出建议,抗日时期,西藏与中央站立在统一战线,如果当时能够和西藏有更亲切的联络,“康藏路线一通,英现又与我为友,即英国与其它外国军火亦可由加尔各答经西藏而入内地。对抗战力量会加强许多。”作者又说:“抗战至今已有两年,沿海地区几乎沦陷,西南各省成为建设新中国之所在地,西藏从政治经济军事看,已成为我国的军事重镇,抗战心脏。”论文还认为“过去与西藏的纠纷,皆起源于隔膜误会。因此必先解决中藏之交通”应注意西藏民族之抚慰,使藏民戴国府之恩,心悦诚服。新生物“冰琪淋”也入论文并非所有学生的论文都是沉重的宏大命题,农学院畜牧学学生郑光裕论文《近代冰琪淋制造法编译》就颇为有趣,全文对这个西方新兴产物给予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冰琪淋为物虽微,然苟能详细研究努力改良,亦一谋生致富之实业也。”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学生论文中所提及的“冰琪淋之机械及各种应备之器具”的图示,均以手绘方式黏贴呈现,纸张上还依稀存留铅笔草稿的印迹。类似有趣的理科论文还有《香港市上各种肥皂之分析》,可见当时新思想思潮对青年学子的影响。这类理科论文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遵从现代书写阅读方式,从左到右、横向书写。痛心疾首的社会批判与反思上世纪三十年代,新旧风俗更替,记者留意到,社会学、政治、历史专业的论文选题、用词多比较犀利,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文学院社会学系学生陈雪晶痛感香港妇孺贩卖的问题之严重,在战乱背景下,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